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分別會同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審計局、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司法局聯合印發《北京市深化統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北京市深化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北京市深化體育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北京市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四個系列改革實施辦法。遵循四類專業技術人才成長規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健全制度體系,為他們量身定制清晰的職稱分類評價標準、暢通晉升渠道。改革后,這四類專業人員職稱評審將分別于今年下半年啟動申報。
【資料圖】
統計專業人員增設正高級職稱,提倡職業操守
本次改革增設了正高級統計師職稱,統計專業人員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的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統計師、統計師、高級統計師和正高級統計師。
堅持把政治品德和職業道德放在職稱評價首位,重點考察職業道德。提倡實事求是、廉潔自律的職業操守,突出評價能力、業績和貢獻。建立體現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對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的人員,注重評價原創能力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學術水平和業內影響;對從事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的人員,注重評價技術創新與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技術突破、成果轉化及對產業發展的實際貢獻;對從事大數據、微觀數據等統計科技服務的人員,注重評價工作績效、項目成果和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
審計專業人員增設正高級職稱,對各級別分類評價
本次改革為審計專業人員增設了正高級審計師職稱,審計專業人員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的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審計師、審計師、高級審計師和正高級審計師。
把政治品德和職業道德放在職稱評價首位,對審計專業人員開展分級分類評價。對初級、中級審計專業人員,注重考察專業基礎和實務能力;對高級審計專業人員,注重考察業績水平和業務引領作用。對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人員,包括從事內部稽核和風險管理相關工作的審計人員,突出評價職業判斷能力和工作成果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對從事發展研究與實踐的人員,突出評價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學術水平和業內影響;對從事國家審計人員,建立健全專業能力標準評價體系,注重評價工作業績、政策水平和專業能力,將通過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作為專業能力評價的參考。
體育專業人員職稱評價側重一線帶隊成績
本次改革后,將體育專業人員職稱設置分為教練員和運動防護師兩個專業類別。教練員職稱名稱依次為初級教練、中級教練、高級教練、國家級教練;運動防護師職稱名稱依次為初級運動防護師、中級運動防護師、高級運動防護師、正高級運動防護師。
堅持把品德放在體育專業人員評價首位,重點考察體育專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練員著重評價提高執教對象運動水平的能力,其中競技體育教練員以著重評價訓練或輸送運動員所獲得競技體育比賽成績為主要指標。運動防護師著重評價開展運動損傷預防、評估、急救、治療和康復指導的能力。
對業績特別突出、做出重大貢獻的競技體育教練員,可破格申報職稱。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從事體育訓練教學的,可根據取得的運動成績直接申報相應層級競技體育教練員職稱。
公共法律服務人才職稱設置新增司法鑒定人專業類別
此次改革對公共法律服務專業人員職稱設置了公證員和司法鑒定人兩個專業類別,其中司法鑒定人職稱按司法鑒定執業類別分為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環境損害四個專業方向。公證員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的職稱名稱依次為四級公證員、三級公證員、二級公證員、一級公證員;司法鑒定人的職稱名稱依次為初級司法鑒定人、中級司法鑒定人、副高級司法鑒定人、正高級司法鑒定人。
對公共法律服務專業人員明確要求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強化社會責任,對學術和執業不端行為“零容忍”。職稱評價結合工作實際,充分體現公共法律服務職業特點,分類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人才評價標準。對公證員重點考察獨立承辦業務、理論和實務研究、指導業務開展、加強公證機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辦理公證的質量,開拓新型公證業務,辦理重大、復雜、疑難公證法律事務,開展指導培訓,發表指導性業務案例等工作成果質量。對司法鑒定人重點評價司法鑒定實務數量、解決疑難復雜司法鑒定案件、新技術新方法運用、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和能力水平。
對在促進法治建設中作出重大貢獻,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公共法律服務人才,適當放寬學歷、科研能力要求,重點考察工作業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