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白雪報道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最新《BP世界能源展望》2023年中文版,《展望》描述了在“快速轉型情景”“凈零情景”和“新動力情景”三種情景下,到2050年世界能源轉型的主要趨勢和不確定因素。在三種假設情景下,《展望》預測了全球能源未來四大趨勢:油氣作用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擴張,電氣化程度提高,低碳氫使用增多。
《展望》認為,隨著世界向低碳能源轉型,碳氫化合物的作用逐漸減弱。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80%左右,下降到2050年的55%~20%。在三種情景中,到2050年化石能源的總消費量均將下降。這將是現代史上首次出現任何一種化石能源需求均持續下降的情景。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迅速擴大,抵消了化石能源作用的下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10%左右提升至2050年的35%~65%,原因是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力提高,以及鼓勵向低碳能源轉型的政策的普及。在三種情景中,可再生能源滲入全球能源系統的速度,快于歷史上任何燃料。
同時,由于能源系統持續電氣化,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從2019年的約1/5提升至2050年的1/3~1/2。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系統脫碳特別是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中,得益于低碳氫在難以電氣化或者電氣化成本高昂并難以減排的工藝流程中的使用。到2050年,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中,一次能源在低碳氫制取中的占比將增加到13%~21%。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于2022年出版的能源展望,2023年版《展望》對于全球GDP和能源需求的前景要相對暗淡,這反映了俄烏沖突對全球經濟所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表示,從能源視角來看,俄羅斯能源供應的擾動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能源短缺似乎有可能對能源系統產生長期重大影響。
在戴思攀看來,過去一年發生的事件提醒我們,轉型還需要考慮到能源的安全性和可負擔性。能源系統的三個維度,即安全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共同構成了“能源不可能三角”。任何成功和持久的能源轉型,都需要“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全部三要素。近年來,碳排放量持續增加,向“凈零情景”未來果斷轉型非常重要。過去一年的事件也表明,能源低碳轉型需要有序推進,從而使得世界化石能源消費的下降能夠與全球化石能源供應的減少相呼應,避免未來能源短缺和價格更加高企。
戴思攀表示,各國想減少對進口石油、天然氣的依賴度,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提高能效,讓自身的能源需求增長不那么快,甚至是減少;二是轉而在國內增加能源生產,通常指的是核能、生物質能和可再生能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