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深圳6月14日電 題:臺青周伯彥深圳圓創業夢 建市集促兩岸青年交流
中新社記者 王堅
夜幕下的深圳市南山區人潮涌動,一處集合了美食、潮流、游戲等元素的市集內,臺灣青年周伯彥正與幾位工作人員一起檢查場地布置和物料擺放,為市集營業做最后的準備。
(資料圖片)
圖為5月8日,廣東深圳,周伯彥(左)在市集檢查現場情況,和攤主交流。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周伯彥面帶微笑,讓人感到親切。他告訴中新社記者,自己從臺灣大學畢業后來到深圳,在騰訊公司工作了三年,后來選擇創業,在深港澳臺青年社交領域打造了一個優質、舒適、安全的青年社交平臺。
周伯彥的創業經歷源于他對青年社交的熱愛和關注。他認為,深圳這座城市具有創新的特質和優良的資源,可以為青年社交提供更好的平臺。于是,他開始了創業之路,通過不同的主題策劃,讓不同背景的青年聚集在一起,幫助他們更快地融入深圳,同時回饋社會。
周伯彥認為,深圳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對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很友好,讓他可以在策劃活動時,把臺灣的文化元素帶過來。
圖為5月8日,廣東深圳,周伯彥向記者講述他的創業經歷。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同時,周伯彥認為深圳是一座“效率很高”的城市,“在深圳,無論是客戶還是供應商,大家都非常努力,因為所有人都帶著夢想前來,拼了命也想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無論你來自哪里,都能在深圳找到自己的歸屬和機會。”對于追求夢想的臺灣青年來說,周伯彥認為深圳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近年來,深圳出臺了許多關于港澳臺青年創業就業的補貼政策,并建立了許多孵化基地。周伯彥在創業初期所選擇的孵化基地就為他提供了長達半年的免費工位。他認為,這些政策和基地為創業者提供支持和便利,讓他們能夠更容易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圖為5月8日,廣東深圳,周伯彥向記者講述他的創業經歷。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周伯彥的創業之路并不平坦,他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策劃和組織活動。每天早上,他都有早會,隨后需要查看各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并與客戶溝通確認方案內容。晚上則需要跟隨項目進場檢查工作,并與攤主溝通。他經常需要跑到不同的場地,平均每天要花五六個小時跑兩個主場地,并曾經在忙時一天跑了五個場地,幾乎沒有下班的時間,睡眠時間也很少,甚至需要在車上過夜。但周伯彥從不抱怨,他覺得自己可以為兩岸青年社交作出更多貢獻。
周伯彥的創新思維和工作熱情得到了社會的回應。他的深港澳臺青年社交平臺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和支持,已經舉辦了數十次線下交流活動,超過萬人參與,其中部分盈利還捐給了公益團體。
“平臺最初專注于臺灣主題和咖啡甜品消費者聚集,但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更多的資源方加入,演化成了現在(消費者與品牌方聚集)的模式。”周伯彥表示,在策劃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要注意篩選客群,因為需要將相同客群聚集在一起,才會讓消費者有共鳴,才能將宣傳力度最大化,避免市場上許多同質化的活動。
圖為5月8日,廣東深圳,周伯彥(左)向客戶介紹他策劃的市集。 中新社記者 陳楚紅 攝
“周伯彥責任感非常強,而且善于指導和幫助他人,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他總是能夠很耐心地嚼碎并細致地指導我應該如何處理。”周伯彥的同事楊杏宜告訴記者,自己是深圳人,從周伯彥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周伯彥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和堅定的決心,感染著她想要留在這一行,并為兩岸青年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周伯彥也在不斷探索和創新,未來,他希望將平臺擴展到更多類別的主題,如二次元文化、公益活動等,滿足人們更多領域的需求。(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