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環缺血指頸動脈系統短暫性的腦缺血發作,臨床也稱為TIA,和腦梗死、椎基底動脈腦缺血和椎基底動脈疾病,以及椎基底動脈血栓栓塞疾病。
后循環缺血的臨床癥狀有頭暈、頭痛、嘔吐,同時有肢體和頭面部麻木,以及視覺障礙和復視,同時有肢體無力,臨床患者可以有短暫的意識喪失、行走不穩,以及猝倒等癥狀。
后循環缺血的典型癥狀就是一側腦神經損傷,而另一側出現運動感覺障礙等交叉的臨床表現。同時后循環缺血也可以出現眼球運動障礙、視野缺損、肢體癱瘓,以及構音和吞咽困難等臨床癥狀,同時患者會有聲嘶、霍納氏綜合征癥狀。
后循環缺血怎么治療好
后循環缺血是指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缺血發作和腦梗死。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改善生活方式等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后循環缺血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常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華法林等抗凝的藥物,阿托伐他汀等調節血脂的藥物。同時需要可使用胞二磷膽堿、依達拉奉等保護神經的藥物,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改善微循環的藥物。
2、手術治療:對于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缺血發作患者,可通過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動脈血管成形術進行治療。腦梗死患者梗死面積較大時,也可進行開顱減壓術或部分腦組織切除術,必要時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3、改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進食高鹽、高脂、高糖的食物,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進行肢體鍛煉,改善癥狀。
后循環缺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及藥物,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