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報訊(實習記者 柴嶸)人偏肺病毒在美國流行,近期引發社會關注。昨天,中國疾控中心回應,預計美國前期人偏肺病毒高發疫情對我國影響有限,預防該病毒與防控其他常見呼吸道病毒類似。
中疾控介紹,人偏肺病毒屬于肺病毒科,是常見呼吸道病原體之一。2001年,荷蘭學者首次從未知病原體引起呼吸道感染患兒的鼻咽抽吸物樣本中檢出該病毒,血清學研究表明其存在至少60年,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該病毒主要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產生的飛沫或氣溶膠傳播,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和接觸病毒污染的環境也可能造成傳播。通常感染后潛伏期約為3至5天,其誘發的免疫保護較弱,常見反復感染。人偏肺病毒全年均有檢出,但以冬春季檢出率最高。
今年1至4月,美國不同地區各類實驗室自愿送檢的樣本中,人偏肺病毒檢出率出現明顯高峰,引發一定程度的國際關注。但自4月下旬開始,美國人偏肺病毒抗原和核酸陽性率持續快速下降,至5月下旬已降至較低水平。中疾控表示,今年以來,我國與美國間人員往來已逐步恢復,存在人偏肺病毒感染者輸入我國的可能,但考慮到美國當前該病毒疫情已顯著降低,以及我國目前已進入夏季,氣候條件不適宜疫情傳播,因此可以預計美國前期人偏肺病毒高發疫情對我國影響有限。
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和老年人為人偏肺病毒易感人群,感染后多引起普通感冒癥狀,具體表現為咳嗽、發熱、鼻塞和喘息等,嚴重時也可致支氣管炎和肺炎。對于有基礎疾病的易感人群,感染人偏肺病毒可能導致死亡。目前尚無該病毒疫苗和特效藥物,治療措施多為對癥支持治療。
中疾控表示,預防人偏肺病毒與防控其他常見呼吸道病毒類似,需要保持生活規律和良好心態,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或環境最好佩戴口罩,同時做到勤洗手、勤通風、科學消毒等預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幾率。(北京日報)
來源:北京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