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季曉莉報道由于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非OPEC產油國6月4日宣布新的減產措施,國際原油期貨價格6月5日一度走高,但受市場整體避險情緒影響,最終當天油價漲幅有限。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7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1美元,收于每桶72.15美元,漲幅為0.57%;8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58美元,收于每桶76.71美元,漲幅為0.76%。
歐佩克6月4日發布公告說,當天舉行的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決定將成員國日均原油產量配額從2022年11月~2023年12月的4185.6萬桶調整至2024年1月~12月的4046萬桶。
此外,沙特阿拉伯能源部當天發布公告說,7月沙特將日均額外減產100萬桶。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表示,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證市場穩定。由于油價在此前兩個交易日已經明顯上漲,當天的減產消息未能支撐油價持續顯著上漲,市場呈現出一定的獲利了結態勢。
雖然產油國不斷采取措施提振油價,但市場對今后幾個月的油價走勢看法不一。瑞銀集團報告說,沙特減產等利好消息將在下半年為油價提供支撐。石油仍是受市場偏愛的投資產品,預計今年年底布倫特油價將處于每桶95美元水平。花旗銀行全球大宗商品負責人埃德·莫爾斯則表示,此次會議上沙特未能說服所有產油國采取措施提振油價,同時全球主要消費市場需求疲軟,后市石油供應增幅可能比需求增幅大得多,油價甚至可能跌至每桶70美元以下。
目前OPEC盡管是卡特爾式國際能源供給組織,但其在國際能源市場有明顯的削峰填谷作用,而一旦該組織成員國因為利益分歧擴大而達成一致協議的邊際成本過高,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不利影響將是非常明顯的。
專家建議,對作為能源凈進口國的中國來說,需積極做好能源進口的風險對沖準備,以減少國際能源市場非基本面波動帶來的貿易損益。一方面需要做好與沙特等國家擴大本幣貿易結算的規模,以緩釋雙邊貿易的匯兌損失;另一方面可借助中國在國際能源進口中的買方優勢,提高中國能源期貨產品的跨境風險管理和對沖場景,通過豐富和完善以人民幣為主的原油期貨期權、成品油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交易品種,提高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的議價和談判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