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云服務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云計算是繼1980年代到客戶端-服務器的大轉變之后的又一種巨變。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絡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等傳統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云服務有哪些特點和形式?
特點:
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與互聯網更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形式:
公共云和私有云
簡單來說,云服務可以將企業所需的軟硬件、資料都放到網絡上,在任何時間、地點,使用不同的IT設備互相連接,實現數據存取、運算等目的。當前,常見的云服務有公共云(Public Cloud)與私有云(Private Cloud)兩種。
隨著企業上云程度持續加深,用戶在服務形態、平臺性能、數據安全、建設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層出不窮。由此,在原有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基礎上,市場上又催生出托管云這種部署模式。
企業可依托托管云,以本地化部署等方式優先保障數據安全和就近接入的業務體驗,為用戶獲取輕量化專屬云資源,并通過托管式的運維管理和安全服務,實現用戶輕運資產、輕運維、高安全模式上云用云。
公共云成本較低
公共云是最基礎的服務,多個客戶可共享一個服務提供商的系統資源,他們無需架設任何設備及配備管理人員,便可享有專業的IT服務,這對于一般創業者、中小企來說,無疑是一個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公共云還可細分為3個類別,包括Software-as-a-Service,SaaS(軟件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PaaS(平臺即服務)及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我們平日常用的Gmail、Hotmail、網上相冊都屬于SaaS的一種,主要以單一網絡軟件為主導;至于PaaS則以服務形式提供應用開發、部署平臺,加快用戶自行編寫CRM(客戶關系管理)、ERP(企業資源規劃)等系統的功能,用戶必須具備豐富的IT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