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25日發布《2023年度國際科技會議議題設置指南》,包括覆蓋深空深地深海探測等,共設置有四類55項國際科技會議議題。
中國科協當下午在北京舉行2023年科協系統國際會議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國科協國際合作與對外聯絡專委會委員、國際科技會議議題設置指南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穆榮平介紹說,第一類面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重點關注科技議題,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變革性綠色低碳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實時監測科技、支持可持續發展的觀測系統、賦能智慧城市的新興技術、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電力系統、綠色農業前沿科技、保障糧食系統安全的關鍵科技、海洋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水環境保護與生態重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系統核算等11個議題。
(資料圖)
第二類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領域新賽道重點關注科技議題,包括先進核能關鍵技術、氫能多元化應用技術、大規模儲能關鍵技術、未來種子與生物育種和智慧育種、腦機接口技術和類腦科技、數字賦能的生物科技與生物經濟、生物識別與人體增強技術、植物免疫調控與動物疫病防控技術、人工智能算法與算力、量子信息技術與量子網絡、元宇宙和Web3技術、生成式人工智能、先進機床技術與智能化、智能制造技術與現代產業體系、先進機器人技術、通用航空裝備與無人機、深空探測技術、深地探測與地球監測、深海探測、先進材料前沿科技、智能化學與化學數字化、仿生工程前沿科技、新藥創制前沿科技、人工合成前沿科技、新能源汽車與綠色交通等26項重要議題。
第三類是知識生產與理解科學的重點熱點議題,包括數學前沿、物理學前沿、化學研究前沿、生命科學前沿、地球科學前沿、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前沿、歷史遺產與科技文明、科學素質與科學普及、工程學前沿等9項重要議題。
第四類是全球科技治理領域的重點熱點議題,包括新興科技的倫理治理、機器學習與人類價值觀、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開放科學、科研之信、科研誠信、科技法學、技術經濟與創新管理、工程教育和國際互認等9項重要議題。
其中,深空探測技術方面,重點關注的議題方向包括深空軌道設計與優化,太空運輸,深空測控通信,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無人車的高精度智能導航,極大口徑星載天線在軌展開、組裝及建造,地月空間開發等。
深地探測與地球監測方面,重點關注的議題方向包括數字地球建設地球大數據系統,地球物質的演化與循環,大地震機制及其物理預測方法,地球深部探測方法等。
深海探測方面,重點關注的議題方向包括深遠海航行裝備制造與安全保障技術,深海探索技術,海底觀測網絡,深海原位探測裝置等。
穆榮平指出,這55項科技會議議題涵蓋了前沿交叉科技、雙碳科技、先進能源、關鍵農業科技、重要信息科技以及科技倫理治理等相關領域,體現了國際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方向。
他表示,科協系統舉辦的國際科技會議是中國重要的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平臺,是增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的有效渠道,是推動開放科學、促進知識共享、構建標準規則的重要載體,也是提升中國科技界國際影響力、展示中國科技領域成就的主場。適宜的國際科技會議議題不但有助于發揮國際科技會議在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且有助于推動前沿科學技術知識生產和公眾理解以及推動重要的全球科技治理問題達成全球共識。(完)
來源:中新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