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三年過去了!那最真實的臺灣社會觀察日記!-世界最資訊

2022-05-24 15:18:25 來源:華夏經緯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臺灣青年 羅鼎鈞

2020年一月,一場疫情讓兩岸人員往來瞬間靜止起來,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暫停眾多兩岸直航班和船班,兩岸同胞人員往返數量也瞬間降至1987年兩岸民間交流往來的歷史低點,眾多生活在大陸的臺商臺胞也因為現實因素暫停了返臺的計劃,直到2022年底一場近三年的疫情逐步解封之后,隨著“小三通”船班和兩岸直航航班逐步恢復下,讓停留在大陸逾兩年甚至三年的臺灣同胞紛紛返回家鄉。筆者也是自2020年初以來,睽違了三個年頭后終于回到睽違已久的故鄉臺北。三年的時間對于人生的歲月里看似不常不短,但是對于一個經濟社會的變化的確起到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三年不見得家鄉臺灣到底變得如何呢?是變得更好嗎?還是依舊跟十年前五年前甚至2020年初離開臺灣時一模一樣呢?此時人在臺灣的我就將最真實臺灣的一面分享給讀者朋友們,看看臺灣經濟社會到底變得如何呢?

首先,在經濟層面,臺灣物價飛漲民眾荷包縮水基層老百姓苦哈哈,外食吃個便當都得再三比較。根據日前臺灣統計部門公布的三月份物價指數(CPI)年增2.35%,也是持續高于2%的通貨膨脹警戒線,此外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也飆漲6.12%,這使得眾多外食族三餐都得再三比較不敢多花錢。筆者在臺北從早餐、中餐至晚餐三餐外食加上冷飲,三餐算下來也要新臺幣500元,更值得一提的臺灣長年標榜抗通貨膨脹的“50元便當店”,如今也再無純粹50元的便當,基本上都是新臺幣70元起跳,若是要加其他主食又得另外加錢。不僅僅如此,筆者在捷運(地鐵)車站出入口,更看見不少臺灣青年利用下班時間制作自制的烘培面包販售,打著抗通膨的旗號販售三個僅需新臺幣50元。由于臺灣菜市場買菜回家烹飪的成本基本上也跟外食成本差不多,這也導致了許多臺灣青年人寧可外食也不愿搭時間去做飯,這也是筆者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感受到臺灣物價真的變貴了,過去低物價低薪資的臺灣社會如今已經是高物價低薪資的狀態,臺灣的實質薪資早已被高通膨給吃掉了。

其次,臺灣的高通膨讓民眾苦哈哈,但此時民進黨當局卻祭出“全民普發新臺幣6000元”政策,不分藍綠支持者境外境內人人有獎,劍指“2024大選”大撒銀彈不遺余力。此次返回臺灣除了高物價外,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民進黨當局“全民普發新臺幣6000元”的政策,僅須憑自己的醫保卡和臺灣身分證件就可以直接至全臺各郵局領取新臺幣6000元的現金,這不禁讓我想起2009年時馬英九時代領取新臺幣3600元消費券,可是這次民進黨當局更狠是直接發放白花花的現金新臺幣6000元(六張小朋友)。此時會有人問為何要發放這新臺幣六千元呢?根據臺當局財政部門表示,去年全臺稅收超征新臺幣4500億元,其中有超過80%是來自企業營業所得稅的超征額度,因此為了民進黨當局便規畫出新臺幣1400億元“還稅于民”的政策向全臺民眾普發現金新臺幣6000元大紅包,同時對于普發新臺幣6000元的人群資格定義的非常寬泛,除了一般具有臺灣地區戶籍人士外,包含取得臺灣地區居留許可之境外人士(包含大陸、港、澳、外籍)者均可領取,領取方式也呈現非常的多元化的方式,4月10日起,更可直接在全臺各郵局領取現金新臺幣6000元,這白花花的鈔票直接拿在手里,我想不管藍綠的支持者還是境外人士都會開心的笑出來。但值得進一步觀察的是,臺灣又即將迎來“2024大選年”,民進黨此時廣撒現金讓全臺民眾人人有錢拿,這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從發放時間點的布局或多或少都跟“大選”不無關聯。

其三,觀光景點再無大陸游客身影,來的都是日本、韓國、歐美地區為主,民進黨當局2023年的“百萬陸客”計劃聽聽就好。筆者從返臺的班機上人滿為患觀察到,基本上清一色入境臺灣的都是臺商臺胞,亦或是兩岸婚姻家庭,同時臺灣桃園機場也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免稅商店也都熱鬧了起來。筆者居住在臺北市,在臺北這段期間也特別去趟士林官邸和臺北101,過去這兩個景點都是大陸觀光客必訪的景點,如今士林官邸清一色都只剩臺灣本地游客,就連境外游客也是非常的稀少,過去夾雜著大江南北口音的大陸觀光團,如今在士林官邸已成絕響。臺北101作為臺灣標志性建筑物,過去也是各地游客必訪的景點之一,這次為了感受許久不見的臺北夜景,筆者也花了新臺幣300元上了一趟臺北101觀景臺,從入口處到觀景臺一路觀察下來,臺北101觀光人潮的確有慢慢恢復起來,但是在觀景臺里多數只見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旅游團居多,再來就是來自歐洲、美國、東南亞或港澳地區的觀光游客,反而過去熟悉的大陸游客則是零,因為居住在士林夜市附近,我早早發現到士林夜市主干道文林路上,不少店面都出現大大的店面“招租”廣告。若是仔細對照過去大陸游客赴臺旅游的人山人海的盛況的確有極大的落差,這也是為何不少臺灣旅游業者呼吁臺灣當局盡快開放大陸游客赴臺觀光來刺激臺灣經濟,但迄今為止只見民進黨當局壓根就沒有全面放寬大陸游客赴臺旅游,這不禁又任人聯想起民進黨當局觀光部門喊出的今年會有“百萬陸客”赴臺觀光旅游的目標,在此也只能說聽聽就好。

總之,睽違三年之久又再次重回家鄉寶島臺灣這片土地,只見從事外送外賣的年輕騎手變多了,開多元出租車(臺灣滴滴打車)的人也多了起來,但是各項小確幸的小生活型態依舊沒有改變,00后的臺灣青年也開始使用抖音國際板、IG和小紅書,跟他們提到大陸的事務或各種臺灣社會發展也都無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物價變貴了,更多的臺灣同胞只關心過好當下的小日子,平平安安穩定踏實。因此若是進一步反思當前臺灣經濟社會的發展,或許它已經進入一個后現代化的時代,但是絕大部分民眾對于整體發展前途都還是漠不關心,但從前述三項自己最有感的觀察心得日記,還是希望更多的臺灣鄉親能夠看清當前歷史大勢,不要被當前的小日子和民進黨當局所蒙騙了,因為不要忘記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期盼兩岸同胞之間能夠早日恢復以往雙向來往交流,真正實現兩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