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當地民眾自發地圍坐一起唱壯歡。 韋國政 攝
中新網柳州5月17日電 題:廣西壯民愛“壯歡” 每逢喜事“歡”聲不斷
作者 劉俊聰 韋國政
(資料圖片)
近日,在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太平鎮的一處高坡上,遠遠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嘹亮山歌聲。只見三三兩兩的人群圍坐在一起,他們自發地分為男女兩隊,正在悠哉自在地對歌,曲調婉轉而悠長。
“這種山歌叫‘壯歡’,不光他們唱得開心,聽眾也是越聽越‘上癮’!”壯歡歌迷韋彥光笑道。每至當地“圩日”,這座高坡上都會圍滿壯歡愛好者。韋彥光幾乎每個月都要來此聽幾次壯歡,歌者們風趣的原生態歌詞深深吸引著他。
圖為覃美菊(左四)正在和歌手們共同唱起壯歡。 韋國政 攝
據悉,壯歡是流行于廣西壯族地區的一種民族音樂,它在壯族民眾間世代傳唱,距今已有悠久的歷史。而壯歡中又數柳州市柳城縣太平鎮的較有特色,其歌詞可謂“無所不包”,涉及勞動、時政、生活、愛情等方方面面,曲調穩健而靈動。
當日,在這座高坡上,一場小型的壯歡“演唱會”也正在進行。八名身穿壯族服飾的歌手正在縱聲高歌。其中的一名歌手是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柳城民間傳統山歌)傳承人覃美菊,她自幼便開始跟隨長輩學習壯歡。如今,她已經培養了十余名“壯歡高手”,將壯歡文化傳承延續。
“壯歡并不需要高深的樂理知識,我們當地民眾想唱就唱。遇上逢年過節、結婚、滿月、喬遷等喜事時更是‘歡’聲不斷,就算是唱上三天三夜也不覺得累。”覃美菊說道。
圖為柳城縣太平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正在舞臺上演唱壯歡。 劉俊聰 攝
如今,作為廣西壯族地區的寶貴音樂財富,壯歡不僅是老一輩人怡悅心情的“魔法”,它也受到了當地中小學校的喜愛。日前,來自柳城縣太平中心小學的數十名孩子登上舞臺,向觀眾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壯歡演唱。
這些孩子均來自于該校的壯歡社團,由學校專業的聲樂老師指導他們學習壯歡。因興趣使然,梁藝馨和梁玉卿從三年級起便開始加入社團學習壯歡。如今,她們的歌聲已十分動聽。
“我們很喜歡唱壯歡,也想要把這種音樂文化傳承下去。”梁玉卿說道。(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