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戚耀琪
這回特斯拉的“缺陷”是不是實錘了?特斯拉會不會成為眾矢之的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特斯拉北京和上海方面向國家市場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的進口和國產的四大車型,共計110.46萬輛。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那種機械隱患不同的是,這次召回并不是因為發現特斯拉致命的問題,而是因為特斯拉還不夠好。
看看里面提到的:本次召回的車輛,沒有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策略;同時,對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況可能沒有提供足夠提醒。以上因素疊加可能增加長時間誤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存在安全隱患。
于是,特斯拉針對兩個問題進行解決。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強度;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時發出提醒。
去年,關于特斯拉“剎車失靈”的報道一起接一起,可最后都沒法實錘。潮州特斯拉事件,最后的權威鑒定機構給出的數據,依然是加速踏板100%踩下,剎車踏板沒有踩。于是,幾乎所有的剎車事件,都以質疑開始,以集體沉默結束。
特斯拉過去三年加上今年四個月,特斯拉的車主已經有100萬人。這可不是小數目,加上輻射的人口可能就要達到三四百萬人了。探討特斯拉怎么用才安全,其實已經不是小眾的技術問題了,且對行業有深刻的影響。
按照特斯拉的節能思維,能量回收是很強的,一松踏板就立馬減速直到停下來。如果用戶不選擇能量回收功能而勾選另外兩項,用起來就和燃油車區別很小了。那就是抬起加速踏板,車會繼續滑行而不停止。所以這次要增加強度的調整,其實只是對不放心卻又想用的駕駛者的一種照顧。對于已經用慣的用戶來說,幾乎是個雞肋。
有專家說把加速和減速放在同一個踏板上,時間長了大家都會失去肌肉記憶,以至于都不懂得去踩剎車了。其實這是很牽強的,雖然加速和減速都在一個踏板,但是操作上一個是踩下去,一個是抬起腳,相反的肌肉動作還是很清楚的。何況,抬起腳就減速,這在燃油車也是同理的,只是減速沒那么快而已。
至于長時間深踩加速踏板沒提醒,這算不算缺陷?目前法規也沒有規定汽車必須有。所以無論電車、油車基本都沒有這個設置。如果特斯拉設置了提醒,那么以后公布后臺數據時,不但可以說駕駛員“長時間深踩剎車”還可以補充說“已經發出警告”,這對界定責任是很有好處的。
對特斯拉來說,升級這兩個項目,就是改改程序的操作而已,如同每個月的OTA升級。但是,對整個行業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動作。這個召回,不如說是特斯拉為了減少指責,而做出的一種品牌自保。它更像是運用法規工具進行的輿論回應。它并不解決隱藏最深的復雜的技術問題,也并不回應剎車隱患的有無,但是卻在業內又起了一次示范作用。因為以后消費者無論買什么車,可能都會問銷售員一句:如果長時間深踩油門,這個車會發出警告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