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臺當局“農委會”統計,去年臺灣貓狗新登記數量為21.5萬,相比之下,去年截至11月,臺灣年累計新生兒僅12.6萬人。近5年來,臺灣寵物相關的職業人才缺口增長37%。
民眾帶寵物貓咪就醫。“寵物經濟”吸引高中、大學相關科系連年爆滿
(資料圖)
“疫情沖擊全球經濟,唯獨寵物商機不減反增”。數據顯示,臺灣去年寵物狗共140萬只,四年增加41.4%。寵物貓去年總計82萬只,四年增幅高達115.8%。臺媒指出,寵物商機發展無限,令臺灣寵物相關產業家數近四年間增長28.5%,其中寵物照顧服務家數躍增45.6%。寵物熱潮帶動相關產業銷售額,去年寵物相關產業銷售額達387.3億元(新臺幣,下同),四年增長45.7%。
“看準毛小孩商機,有大學開辦寵物科系大爆滿,扭轉招生困境”,聯合新聞網近日就此進行專題報道。
報道中,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健系主任邱駿紘介紹,臺灣寵物美容店近年增長近兩成,寵物醫院增長二至三成。因應寵物市場的蓬勃發展以及相關人才需求的增加。該系除日間部招收1班50名學生,去年特增設進修部,招收1班45名學生。今年進修部再增1班,兩個班招生名額80名,全部爆滿。
僑泰高中校長溫順德在受訪時也介紹,僑泰高中2010年開設寵物經營科,每年級各開1班,招收45名學生,不僅教授寵物美容,還有水族養殖課程,包括觀賞魚、陸龜、蜥蜴、蛇等爬蟲類的飼養照護技巧、昆蟲課程等,招生至今連年爆滿。
“寵物科系熱門有三個原因,”僑泰高中寵物經營科主任張家璐分析,一是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二是就業渠道多元,如可以入職獸醫助理、寵物行為訓練師、寵物鮮食師、美容師、動物中心照護員,或入職寵物旅館、從事寵物按摩等;三是學生可以考取的相關證照比較多。擁有證照的人才在市場上更為搶手。
寵物行業也分“三六九等” 美容師汰換率高
首先是寵物貓行業異軍突起。據報道,相比寵物狗每年10萬左右的新增登記數量,近年來臺灣寵物貓的登記數量正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臺灣新登記寵物貓數量分別為11.5萬和13.5萬,連續兩年“彎道超車”,成為新的飼養趨勢。
據臺媒報道,因應“貓長狗衰”趨勢,不少寵物專賣店加速拓展寵物貓買賣、寵物貓美容,甚至打造高級的貓旅館,就連殯葬服務也相當客制化。除了火化之外,還要買寵物零食、寵物衣服、寵物房子等外圍商品一起燒給往生的寵物,平均基本費用2萬至3萬元,也有飼主花30多萬元,大手筆為“毛小孩”送行。
其次是寵物美容師錢少辛苦,人才汰換率高。聯合新聞網的專題報道中指出,寵物美容師被視為明星產業,不少社會新鮮人多以為只要跟貓狗玩耍、剪毛就可以,因而趨之若鶩。但有人花6萬至8萬元上課后,才發現沒那么簡單,且入行后起薪不到2萬元,與期望待遇落差太大,便很快離職。
報道中,有寵物美容師坦言,一天至少服務10只狗,要洗狗、剪造型,剪刀拿到指關節發炎,雙手傷痕累累,還要安撫寵物、打掃清理環境等,沒有足夠耐心是無法勝任的。
資料圖:可愛的萌貓。泱波 攝在臺媒相關報道中,臺灣畜犬協會常務理事莊璨謙指出,目前各縣市科技大學都在開設寵物美容或保健系,一年考過寵物美容師證照的約1000人,但寵物美容系畢業進入相關產業的人很少,寵物專賣店非常缺人。
莊璨謙分析認為,主要原因可能是入職門檻低,寵物美容初級助理4至6個月就可完成訓練,且寵物美容洗狗、洗貓是勞力活,和想象中不一樣,因此造成寵物市場專業人才汰換率很高,面臨嚴峻的人才荒。
記者 舒頤
來源:中國新聞社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