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郭丁源報道 5月10日,在第七個中國品牌日,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以下簡稱:信息標準院)在北京舉辦“2023(第二屆)鋼鐵工業品牌質量發展大會”,以“質量為先·品牌引領·提質增效”為主題,搭建鋼鐵品牌發展交流平臺,宣傳和展示鋼鐵品牌。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冶金建材處副處長孫士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化處處長宋國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技環保部副處長鄭景須,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專業總師、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品牌培育專家組組長周宏寧,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質量研究分院副院長王立志等多位領導出席大會。信息標準院院長助理、世界金屬導報社社長付靜與信息標準院冶金信息研究所所長王曉虎分別主持會議。
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報社、中國日報、工人日報、科技日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中國工業報、中華建筑報、中國知識產權報、中國網、世界金屬導報等多家媒體到會支持。
張龍強院長在歡迎辭提到,今天的中國鋼鐵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而品牌是鋼鐵企業重要的資產,是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資源。立足中國制造,放眼全球鋼鐵,展望未來發展,鋼鐵行業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意義重大。他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開始重視并著手品牌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行業也在努力推進“中國鋼鐵產品”向“中國鋼鐵品牌”的轉變。為更好的建設鋼鐵品牌,他建議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堅持質量為先,樹立鋼鐵品牌;二是緊握“綠色、智能”兩大抓手,鍛造鋼鐵品牌;三是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推動鋼鐵品牌培育;四是加大媒體宣傳,傳播鋼鐵品牌。最后,張龍強院長簡要介紹了信息標準院針對品牌建設,在標準化、專利創新評價、品牌咨詢、品牌傳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表示未來信息標準院將繼續發揮資源和人才優勢,推動鋼鐵行業品牌建設邁向新臺階。
孫士瞳副處長在致辭中提到,“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我國鋼鐵行業要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鋼材產品供給質量,創新研發鋼鐵新材料,打造鋼鐵知名品牌,更好地滿足市場用鋼需求,實現行業由追求數量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的轉變。他認為,質量效益的提升,離不開品種培育、品質提升、品牌建設這三項重點工程。品種培育要通過整合、優化傳統鋼鐵材料標準,重點發展和培育高端、關鍵鋼鐵材料和綠色低碳產品,推動鋼鐵材料品種優化升級。品質提升要通過提升基礎鋼鐵材料產品質量、完善重點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推動鋼鐵材料品質整體提升。品牌建設要通過推進中國精品培育行動、商標品牌戰略,培育和扶持一批鋼鐵企業、產品和品牌。他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聯合有關部門、行業企業共同努力,不斷加強產業技術基礎能力支撐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新產品和質量可靠性提升類標準的制修訂及推廣應用。結合中國品牌日活動等,定期總結品牌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提高中國鋼鐵品牌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宋國建處長提到,近年來,鋼鐵領域標準化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逐步形成了標準體系系統化、供給多元化、技術水平國際化、人才隊伍高端化的標準化格局,突出體現在四個“有”:一是服務發展大局有作為;二是支撐科技創新有成效;三是助力綠色轉型有擔當;四是推進國際標準化治理有貢獻。他認為,品牌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是企業競爭力的反映,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而標準是品牌的基石,培育和創造優秀品牌,需要先進標準引領。為推動鋼鐵行業企業的品牌建設,他表示應當從五方面發揮標準化工作對品牌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一是使質量技術基礎實現更高水平協同發展。二是加快新產品和質量可靠性提升類標準的制修訂和推廣應用。三是強化綠色鋼鐵產品評價標準實施。四是建立鋼材精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標識認證制度,培育市場競爭力強、國際知名度高的企業和產品品牌。五是引導企業采用先進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主動對產品質量進行規范的自我聲明,接受社會監督。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中國鋼鐵工業品牌快速崛起,一大批中國鋼鐵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信息情報、知識產權、鋼鐵工業在三品方面(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也取得了累累碩果。為慶祝第七個中國品牌日,信息標準院從具體工作出發,遴選出部分優秀品牌企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