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對于投資者來說是激動人心的, 上市之后就可以交易了,但是也可能出現新股延遲上市的情況。那么,新股延遲上市的原因是什么?新股發行后一般多久上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股延遲上市的原因是什么?
新股延遲上市的原因大都是因為市場不穩定,比如國際資本市場不穩或者是別的市況波動等等,也可能是公司本身的原因,比如業績動蕩,或者是大事件等等,會影響公司上市之后股價的走勢,公司是可以決定延遲上市的。
歷史上不少的公司因為考慮到國際資本市場現時的不穩定情況及市場狀況不利,決定不根據原有時間表進行全球發售。而且會檢討情況,并在達成有關重新進行發售的決定后作進一步公布。
若是多只新股同時延遲上市,將進一步打壓投資氛圍,新股延遲上市不是絕對的利空,而且在新股上市前,上市公司會先行發布上市公告書,具體的上市時間在上市公告書中可以查到。
新股發行后一般多久上市?
新股從申購到上市通常都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況且新股申購是有著限制性條件的,投資者的證券賬戶在進行申購的前兩天至交易前22天持股市值要達到滬深交易所的規定,才能獲得申購額度進行新股電購。一旦新股中簽后,投資者就得保障資金充足可以去申購新股,然后靜靜等待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新股上市了。
新股申購的限制?
新股申購也是有數量上的規定和限制的,投資者要在獲得申購額度中進行申購。哪怕是最大限度的新股申購,也只是在頂格申購。說得簡單點,頂格申購就是指新股申購數量已經達到了申購的最大值。假若申購數量是一萬股,而投資人的資金、持股市值已達到一萬,這就達到上限了。新股中簽率非常低通常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資金實力雄厚的投資人在打新股。因為這類投資人更有經驗,知道怎樣提言新股的中簽率。像新手投資者,一般不會去打新,中簽率低,浪費資金。
關鍵詞: 新股延遲上市的原因是什么 暫緩上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