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當前熱聞】功勛模范丨聽,這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速寫

2022-05-05 08:31:39 來源:華夏經緯網

5月4日,在北京中央團校舉行的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2022年度“兩紅兩優”頒獎活動上,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獎集體代表接受少先隊員獻花。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資料圖片)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題:聽,這新時代的青春之歌——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速寫

新華社記者黃玥、董博婷、張研

青春綻放,不負韶華。

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日前揭曉,30名獎章獲得者來自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作為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們矢志奮斗、砥礪篤行,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過程中,奏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向難處攻堅,無畏擔當

主持國內外10余項科研項目、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科研成果被全球50余家機構采用……

20年歲月沉香,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黨委委員、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吳丹將一腔青春熱血獻給了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實現了成像尺度從宏觀到介觀到微觀的逐步突破。

“科研很多是從0到1的事情,失敗是最正常的。”吳丹從不抱怨科研的苦,在她看來,學科的發展需要一線科研工作者無數次失敗奠定基礎,那些試錯也將成為未來的經驗,不斷將科學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身處科技前沿,潛心研究攻關,面對技術難題、面對未知挑戰,青年人不負眾望、勇當先鋒。

主持“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技術攻關與鉆采總體方案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鉆采研究院副院長謝仁軍牽頭創建1500米水深級油氣開發鉆采設計技術體系,支撐實現我國海洋石油工業水深從300米到1500米的重大跨越。

為“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量身打造一系列應用軟件,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助理、研發中心主任甘霖和團隊斬獲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實現了該獎設立29年來中國團隊零的突破。

作為世界最大8萬噸模鍛壓力機的首位中國操作者,中國二重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模鍛工、班組長葉林偉成功壓制出C919大飛機主起外筒和機身框梁結構件等,助國產大飛機飛上藍天。

……

從科技攻關的“難”到危急關頭的“難”,無數青春身影在各自領域奮勇爭先,在最好的年華,為時代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21年7月,在一次追捕走私犯罪嫌疑人行動中,李建昀不幸重傷,失去了自己的左腿。

“我還年輕,我要在一線繼續奮戰。不就是缺一條腿嘛,裝上假肢還能繼續從事我熱愛的警察事業。”傷愈返崗,現任廣東省江門市公安局打擊走私支隊二大隊三級警長的李建昀初心不改,始終堅守在打擊違法犯罪第一線,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參與各類救援4800多次、搶救遇險群眾280余人、疏散受災群眾2730余人……北京市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府右街特勤站站長焦云龍將16年青春獻給消防事業。血與火的洗禮中,焦云龍越發崇尚消防這份職業榮譽:“消防指戰員隨時面臨生死考驗,但我們永遠會沖鋒在一線。”

不懼艱險、逆行無畏,智勇雙全的青年人在危急關頭中盡顯擔當,在負重前行中無悔盛放。

向遠處扎根,傾情奉獻

深耕一寸、苗長一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扎根基層沃土,綻放最美芳華。

——建強基層組織,砥礪初心使命

逄子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黨委書記。2014年,大學畢業的他來到南疆鄉鎮一線工作,從此像胡楊一樣扎根祖國西陲。

大力發展畜牧養殖,鄉里牛存欄量由2021年初的4500頭增加到了1.2萬余頭;與科研院所對接引入近千個棉花新品種,進行試驗種植、效益對比……逄子劍激活了基層工作“一池春水”。

將抱負播撒在基層,會收獲累累碩果。

鄧小燕,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東寶鎮雙西村兩委委員、廣元耕鑫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經她考取大學,可以在大城市扎下根,這個山里娃卻選擇反哺家鄉。她說:“為自己的家鄉奮斗,更是一種幸福!”

山鄉燕歸來,鄧小燕成功引入“互聯網+農業”模式,帶動劍閣縣菜籽油、木耳、臘肉等農特產品年銷售破5000噸,曾經閉塞的山村享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

——矢志科技創新,投身現代農業

十幾年的時間,在荒山遍植油桐。貴州鴻發生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安仁說:“我要用青春的汗水讓農村大地更加豐茂。”

創業初期,這位“90后”種植的油桐遭遇枯萎病全部死亡。楊安仁與中國林科院等進行相關科技攻關工作,突破了枯萎病難題獲得抗病品種,如今他還在中國林科院碩博連讀,以科技為農業賦能。

鄉村振興、科技興農的時代大潮,給了青年廣闊舞臺。

汪威,寧夏靈武市同心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出生于農民家庭,他立志把青春揮灑在希望的田野。深入調研后,他發現寧夏本地優質飼草缺口很大,確定了以土地流轉經營和種植牧草等為主的企業經營方向。

如今他帶動構建了“草—畜—稻”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帶動近3000戶農民創收9000多萬元。

——堅守基層崗位,恪盡守護之責

徐乃超,內蒙古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銀根邊境派出所民警。他曾參與黃河抗洪搶險,也曾完成神舟系列飛船發射、回收、安保等重大任務;與妻子在戈壁灘建成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戍邊夫妻警務室”……

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的戈壁深處,徐乃超以“藏青藍”點亮邊境一戶戶人家的尋常生活,詮釋著“守國亦守家,守家即報國”的愛國情懷。

日復一日的堅守,抒寫始終如一的忠誠。

高錢勝,中鐵十二局集團鐵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安多車間主任。作為“生命禁區”里的養護人,他參加工作10余年如一日,始終奮戰在青藏鐵路養護第一線。

平均海拔4700米,其中74公里常年凍土,72公里無人區,最低氣溫零下47攝氏度,每年8級大風70多次,高錢勝用頑強的毅力、火熱的青春戰勝了高原伴生的孤寂和挑戰。

向深處鉆研,不懈奮斗

奮斗,是青春應有的姿態。來自不同地域、從事不同職業的青年,始終以“干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鉆一行精一行”的精彩。

從基本不會說漢語寫漢字,到熟練掌握塔式起重機的操作和維修理論;從無奈輟學,到成為山西省最優秀的塔吊司機之一……百米高空上,鉤起鉤落間,吉克達富這個曾經的“山里娃”正在一步步構建他的奮斗人生。

年紀不大、個子不高,眼神中卻透露出超出常人的堅毅。不滿足于只做安全吊運的“小師傅”,吉克達富勤練苦功,如饑似渴地學知識、學技能,成長為精準定位、平穩回轉的“大工匠”。

原油裝卸綜合計量工李云龍時刻保持嚴謹細致工作態度,以一次次精準計量詮釋堅持與責任;煤炭行業技能大師鄧晶一頭扎在業務中,將生產崗位技能全部吃透,爭做“萬能操作工”;“00后”邵茹鵬潛心鉆研精細木工,經過日復一日實驗練習,勇奪世界技能大賽首個精細木工項目冠軍。

同樣的奮斗青春,不同的精彩故事。

“我雖然看不見這個世界,但音樂是我心中的光。”13歲時,張晨因病致盲,進入安徽省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讀書、學習音樂。

別人學鋼琴,可以一邊看曲譜一邊彈奏,而她則需要一遍遍地摸讀盲文譜,先把曲譜背下來,然后一個音、一個音地在鋼琴上找位置,花上別人幾十倍的時間……經過刻苦學習,張晨成為安慶市首位盲人大學生,畢業后回到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當老師。

“希望通過我的經歷告訴學生們,不要給自己設限,人生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她用音樂給盲生打開了一扇窗,感受生命的色彩,也用自己的經歷教會學生們自信自強,融入社會、回饋社會。

身有殘疾但果敢勤奮的余小龍,回到湖南家鄉創業,以種植百合帶動93戶貧困戶和171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95后”殘疾青年廖竹生,信守對困難殘疾人的承諾,帶頭成立了當地首個殘疾人的創業團隊,幫助他們在脫貧致富中實現了人生價值。

自強不息,追夢不止。勤勞、務實、堅韌的青年們,為人人享有出彩機會的時代寫下了精彩的注腳。

奮斗,是青春永恒的旋律。為了贏得一枚又一枚獎牌,首位奪得奧運會金牌的藏族運動員切陽什姐在15年的職業生涯中積累了10多萬公里的訓練里程;為了送好每一個快遞,快遞小哥秦文沖從清晨忙到深夜,每天駕駛百多公里將貨物安全遞達家家戶戶……

青年者,奮斗向前的步伐不會停歇。新時代好青年正以自信自強、向陽而生的勁頭,追求卓越、實現夢想。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