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近日陸續出爐。數據顯示,上市公司整體保持平穩增長,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結構、生態進一步改善。
【資料圖】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披露數據顯示,一季度,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7.03萬億元,同比增速2.0%,實現凈利潤1.60萬億元,同比增速2.0%。
在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的同時,上市公司持續在保稅收、促就業、利民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境內上市公司合計貢獻稅收4.79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28.7%。共有3413家上市公司實施或公布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占比67%,合計現金分紅達1.89萬億元。
創新為上市公司發展增加新動能
在年報數據中,上市公司整體研發投入持續增加,為上市公司發展持續增加新動能。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境內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6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0.27萬億元。在研發強度方面,境內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2.32%,同比提高0.2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公司研發強度達6.71%,科創板平均研發強度達10.53%。截至去年底,境內上市公司累計披露專利數量超140萬個,較上年增長17%以上。
數據顯示,2022年,半導體板塊境內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670億元,同比增長7%。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導體板塊中,偏上游的設備和制造端呈現出高于板塊整體的增速,其中設備端同比增長約70%,制造端同比增長超30%。許多半導體板塊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都披露了大幅增加研發投入和推出新產品的信息。
此外,數據顯示,數字產業化領域的上市公司全年營收增長8.9%,凸顯上市公司對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強勁需求。專家表示,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化,這也將不斷助力上市公司降本增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引擎。
央企國企改革步調加快
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年報中我們還發現,隨著改革步調不斷加快,央企國企也呈現出更快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從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央企指數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由-1.6%提升至9.1%;銷售毛利潤由17.6%提升至24.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由1.1%提升至5.4%。相比去年四季度,各項財務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今年,國家開展央企對標世界一流企業部署,明確優化經營指標體系,要求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反映出改革思路更注重企業的發展質量。專家表示,這些舉措在資本市場層面會不斷帶動企業的價值重估。
(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董彬 沙千 杜雷鳴 張軍 天津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