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友人現場學習吹小號。王鵬 攝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衡水4月30日電 題:中國鄉村音樂小鎮“樂器大集”見聞:外籍友人趕大集現場獻藝
作者 崔志平 王鵬 蘇小立
“南有周莊,北有周窩。”走進河北省武強縣周窩音樂小鎮,小號、薩克斯、吉他等西洋樂器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樂器大集”周窩音樂小鎮五一歡樂季活動于4月29日至5月2日舉行。烏干達友人張飛(中文名)現場學習吹小號,并表演了節目。
作為中國管弦樂器生產基地,武強縣的西洋樂器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目前,該縣西洋樂器生產企業達63家,產品涵蓋400多種,暢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外籍友人現場敲起非洲鼓。王鵬 攝
“我在衡水一學校任教,慕名來到周窩音樂小鎮趕大集,這里到處散發著濃郁的音樂氣息,在‘樂器大集’上還體驗了非洲鼓,有種回到家鄉的感覺。”埃及友人阿莫(中文名)說。
周窩村曾是華北平原上一個普通農業村,位于河北省武強縣縣城西南,全村900余人。從2012年起,武強縣依托周窩村和金音樂器集團生產優勢,按照“一門一景、一戶一品、體現靈性、各具特色”的原則,對周窩村民居進行特色化改造。 一個音樂藝術氣息十足,以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兼具文藝氣質與原生態特色的中國鄉村音樂小鎮驚艷亮相。
外籍友人在“樂器大集”上挑選樂器。王鵬 攝
為推進樂器產業聚集發展,武強規劃建設了樂器文化產業園,已有多家世界知名樂器企業入駐,實現了樂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如今,武強在樂器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維護和修理方面已形成產業體系。
武強縣一樂器生產企業負責人周俊嶺稱,他們主要生產木管、銅管、提琴、吉他四大系列的西洋樂器,基本涵蓋管弦類樂器的所有品種,樂器年產量超過100萬件,產品85%以上出口,暢銷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工作人員現場演奏樂器。王鵬 攝
據武強縣官方介紹,周窩通過舉辦中國吉他文化節、麥田音樂節等系列活動,促使小鎮人氣快速聚集。
“金窩銀窩,不如咱們周窩”,這是當地居民常掛在嘴邊的話。據武強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愷兵介紹,五一活動期間所售樂器均實行廠價銷售,并每天推出多款特價樂器,大集上還有樂隊表演活動等。
烏干達友人現場學習吹小號。王鵬 攝
如今,這里已成為中外名家匯聚、“國際范兒”十足的中國鄉村音樂小鎮。目前,周窩村近80%的勞動力在家門口從事樂器相關工作。(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