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焦點熱文:中藥材種植為何能成新疆兵團民眾增收新渠道?

2022-04-26 13:19:24 來源:華夏經緯網

在新疆兵團第一師12團丹參種植基地,一株株丹參被收割機從泥土中挖出。(資料圖) 杜新民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5日電 題:中藥材種植為何能成新疆兵團民眾增收新渠道?


(資料圖)

記者 戚亞平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中醫中藥,中藥材市場快速發展。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地抓住機遇,利用土地資源和氣候條件等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探索發展中藥材特色種植,使之成為民眾增收致富新渠道,開出鄉村振興產業“良方”。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新疆兵團14個師市中,已有13個師市或多或少涉及中藥材種植,種植品種包括甘草、藏紅花、連翹、肉蓯蓉、板藍根、黑枸杞、小柴胡、黃芩、雪菊、防風、金銀花、丹參等。雖然總體規模還不大,但種植面積卻呈逐年擴大趨勢,一些團場、連隊已嘗到中藥材種植帶來的甜頭,后續發展潛力較大。

查看丹參品質。(資料圖) 杜新民 攝

中藥材種植開辟增收新途徑

許多作物都是在春天播種,但新疆兵團第一師12團28連的600余畝丹參卻在今春迎來收獲期。檢測報告顯示,該連種出的丹參成品中,丹參酮類和丹酚酸B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優勢明顯。

“去年3月定植的丹參,每畝地能產出丹參根400公斤,每公斤收購價17元左右;丹參花期,每畝產出30多公斤純天然丹參蜜,每公斤能賣180元,供不應求。丹參‘根+蜜’,每畝產值可達1.2萬元。”職工封世洪說。

搬運已裝筐的丹參。(資料圖) 王萬軍 攝

對于這個以棉花種植為主的連隊來說,中藥材丹參是個新鮮事物。從2020年底試種到如今見到經濟效益,總共不到3年時間,并積累了較為成熟的丹參種植經驗,走出一條多元增收新路子。

為什么要做“吃螃蟹”的人?28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呂東江表示,全連共有1.6萬畝土地,其中1.3萬畝種棉花,種植結構比較單一,民眾持續增收面臨壓力。

2021年,28連黨支部牽頭成立阿拉爾市丹沁東丹參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并與貴州一公司達成合作,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的模式運行,采取訂單種植、銷售。

今年,12團計劃定植丹參1000畝。呂東江說,丹參全身都是寶,它的花、葉、莖、根全都要利用起來,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開發系列丹參產品,爭取產生更大經濟效益,帶動更多的人參與丹參種植,一起增收致富。

與12團一樣,為解決種植結構單一、民眾收入增長慢的問題,新疆兵團許多團場都在試種中藥材并獲得成功。

將丹參裝車。(資料圖) 王萬軍 攝

第一師2團把引種、發展、壯大中藥材種植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22年成功試種地黃、防風,今年將實行“公司+農戶”模式,大面積推廣,帶動更多民眾種植中藥材,并計劃建設中藥飲片廠和中藥顆粒廠,完善中藥材產業鏈,促進民眾多元增收。

2022年,第四師76團積極探索種植白術、紅花等各類中草藥1200畝,獲得不錯產量,中藥材種植成為民眾的希望產業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除種植外,新疆兵團一些企業的中藥材加工、銷售也成績斐然。位于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新疆阿拉爾新農甘草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紅柳”牌甘草制品占據國內市場20%份額,主要銷往國內各大成藥制藥企業并遠銷日本、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

位于第二師37團的蕓輝肉蓯蓉加工廠現有肉蓯蓉烘干烤房54座,年可加工鮮品4000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中藥材市場。

新疆中藥民族藥資源位居全國前列

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土質優良……得天獨厚的地理、水土、氣候條件,為新疆中藥材種植創造了有利環境。

加之新疆地大物博,造就了多樣的地理環境和生物資源,大量原生特色藥材分布在高原、森林、草原、荒漠,尤其是中藥民族藥資源位居全國前列,野生道地藥材、大宗藥材品種優勢突出。

據統計,新疆具備可開發前景的藥用動物、植物、礦物資源超過2300種,擁有各類藥物1200多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中藥材資源為新疆獨有。植物藥材有4個品種的蘊藏量達到萬噸以上、7個品種的蘊藏量達到千噸以上。紫草、伊貝母、黑種草子、菊苣、阿魏等百余種地產植物藥材被載入中國藥典。

在國家林草局2022年2月發布的《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指南》中,根據氣候、土壤和地理環境條件、林草資源分布及群落特征,新疆被列入全國9個林草中藥生產區之一的三北防風固沙林草區,適宜通過林藥混作、藥草混生、藥草間作模式,發展甘草、黃芪、枸杞子、肉蓯蓉、天山雪蓮、板藍根、雪菊等中藥材種植。

近年來,新疆和新疆兵團全面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傾斜。吸引眾多企業和資本紛紛進疆布局,促進中藥材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種類不斷增加、加工轉化能力不斷提高,新疆中藥材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中藥標準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隨著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新疆不少中藥材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建立起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產基地,其中不乏國內知名企業設立的“定制藥園”,中藥材種植帶動民眾持續穩定增收。

中藥材產業發展被寫入“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2022年11月印發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要以推動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重點任務為抓手,促進新疆兵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到2025年中醫藥產業發展得到新提高,健康產品供給更加豐富,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

據悉,新疆兵團將加強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支持珍稀瀕危中藥材人工繁育,落實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按照技術規范和標準實施中藥材采收、產地加工、野生撫育及仿野生栽培。

加強中藥材生產管理,支持大宗、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支持第二師鐵門關市建設肉蓯蓉特色種植基地,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鼓勵利用山地、林地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優化生產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培育一批道地藥材知名品牌,提升道地藥材品質和供給能力。

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鼓勵有條件的師市規劃建設現代化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引導中藥材產銷對接,形成從中藥材種植養殖到中藥材初加工、包裝、倉儲和運輸一體化的現代物流體系。鼓勵中藥材產業化、商品化、規模化發展,推進黃芪、甘草、紅花、肉蓯蓉、枸杞、羅布麻、伊貝母、馬鹿茸等規模化和規范化種植、養殖。重點發展“定制藥園”,充分借助對口援疆省市優質資源,助推中藥材產業發展。

同時,加強兵地中藥配方顆粒備案和標準工作協同,鼓勵科研單位、醫療機構、醫藥院校、生產企業參與中藥材地方標準、中藥(民族藥)飲片炮制規范、中藥配方顆粒、醫療機構配制制劑標準研究和制修訂,更好滿足中醫臨床需求。支持中藥材第三方質量檢測平臺建設,探索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強化多部門監管,實現中藥重點品種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