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格物致知,叩問蒼穹”,今天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新征程上,新時代青年干部要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在新的趕考路上堅定信念、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學習“特別能吃苦”的精神,鑄就“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信念之魂,做艱苦奮斗的“追夢人”。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為早日實現飛天夢,廣大航天工作者從白手起家到駐留太空,再到首次實現太空會師,向艱難險阻發起了一次次沖鋒,向生理和心理極限發起了一次次挑戰,從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足以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我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邁進新時代,廣大青年干部要發揚苦干實干精神,勇于到艱苦環境和基層一線去擔苦、擔難、擔重、擔險,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在千錘百煉中磨煉意志,汲取養分深植理想信念的根系,在基層沃土中砥礪成長,長成能夠“經風雨、抵坎坷”的參天大樹,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鑄就“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斗爭之魂,做越挫越勇的“追夢人”。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航天是當今世界極具挑戰性的領域,在中國航天事業的旗幟下,一代代航天員、科學家以及參試人員一次次向艱難險阻發起進攻。比如,神舟四號發射前8天驟降大雪,氣溫由一度降到零下30多度,在極低溫條件下技術人員克服身體和心理雙重極限挑戰,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正是如此之“作為”,鑄造出航天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堅守“永久奮斗”的光榮傳統,把平凡的崗位作為成就人生的大舞臺,做到處事不驚,遇事不亂,戒急用忍 ,不斷提升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保持“邁開步子、下沉一線”的狀態,用“練兵場”“磨刀石”“煉金爐”錘煉意志,去接“燙手山芋”、啃“硬骨頭”,以“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奮斗姿態,練就“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本領。
學習“特別能攻關”的精神,鑄就“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創新之魂,做開拓向前的“追夢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特別能攻關”詮釋了航天人攻堅克難、勇于攀登的品格作風。中國航天工程起步較晚,一代代航天人從零開始艱苦奮斗,在不斷試驗的探索中勇毅前行,在精益求精的攻關下追求卓越,讓諸多“不可能”變為“可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奮進新征程,青年干部當汲取中國航天背后的“創新”之力,拿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擔當,始終保持勇于創新的闖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和攻堅克難的拼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前人沒做過的事,敢于擔當,敢于涉險灘,甘當“拓荒牛”,勇于投身實現鄉村振興夢、偉大復興夢、中國強國夢的偉大實踐,共同繪就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學習“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鑄就“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之魂,做無怨無悔的“追夢人”。“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航天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廣大航天人默默無聞地戰斗在各自崗位上,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聰明才智,奉獻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奉獻是一種精神品質,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奮進新征程,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涵養“俯首甘為孺子牛”奉獻精神,厚植“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情懷,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主動把個人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以“有我”的擔當追求“無我”的境界,以“小我”的熱血書寫“大我”的華章,不斷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勇挑重擔、勇于應戰,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的榮光。(人民論壇網 作者:羅正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