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4月16日9時36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中國首顆降水測量專用衛星風云三號G星(又稱“風云三號07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4月16日9時3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07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汪江波 攝
此次發射的星箭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風云三號G星是風云氣象衛星連續成功發射的第20顆衛星,搭載了降水測量雷達、微波成像儀、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等業務載荷,主要用于災害性天氣系統強降水監測,可提供全球中低緯度地區降水三維結構信息,提升降水要素探測性能,提高降水氣象預報準確率。衛星發射后將填補國內降水三維立體層析探測數據空白。
風云三號G星發射重量約3.6噸,運行于高度407千米、傾角50度的傾斜軌道。作為風云氣象衛星的首顆非太陽同步傾斜軌道衛星,風云三號G星發射后將與C星、D星和E星進行在軌組網觀測,使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運行上午、下午、晨昏、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
北京時間4月16日9時3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07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汪江波 攝
在軌運行后,風云三號G星將通過探測云、水汽、氣溶膠、風場等要素,進一步研究降水形成過程,并能精確感知地球大氣0.2毫米/小時的降水強度變化,探測到毛毛雨般的降水強度,精準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衛星發射后將大幅提高空間降水探測能力,為全球氣象災害的監測和預報提供有力手段。
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是一款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可實施一箭一星或多星發射,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軌道高度700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