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西寧4月13日電 題:青海油田 “大漠勘探者”:開辟非常規天然氣勘探新“戰場”
作者 雷佳 張慶堯 張偉
黃沙涌動高原,煙塵四起裊裊騰空,轟鳴的采油鉆機聲和纏繞綿延的呼嘯聲聲相依……
2022年,高原油田的勘探者們帶著“巨型”設備在崎嶇的風蝕地貌中“撥開云霧”開新道,在開特米里克這個宛如被世界遺忘的“荒灘”上“安營扎寨”。
開特米里克深入的無人區荒涼孤寂,沒有社會依托。開平1井位于柴達木盆地開特米里克構造,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在高壓低滲探區開辟新領域而部署的1字號水平井,開辟了高原油田非常規天然氣勘探的新“戰場”。
2022年9月,這個在衛星地圖上看去一片荒涼的無人區,第一次有人前來踏足,青海油田天然氣及風險勘探項目部帶著測繪儀器深入現場進行踏勘,確定井位、井場。
開平1井距離天然氣及風險勘探項目部盆地現場辦公點(冷湖)單程600公里,四周地貌猶如被世人遺忘的“火星異地”。項目部成員張偉和同伴們每幾天就要坐在上井的“月球車”上,穿梭在大大小小的“銀河艦隊”中,掀起漫天的塵土。“作為高原油田勘探人,人在、井在,井在、事在,事在、心在,心里就并不覺得孤獨寂寞。”張偉說。
在勘探的最前線摸爬滾打5年的張偉大學畢業后選擇來到世界海拔最高、最艱苦的青海油田工作。2023年的春節,張偉和項目部的同伴們沒有回家,一直守在現場。旁人覺得孤寂的地方,對于他們來說,只要有油氣,就是最好的地方。
“開平1井最大的風險是長水平段鉆進,氣測顯示活躍,壓力窗口極窄、發生溢漏轉換概率極大,井控風險極高。”張偉說,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天然氣及風險勘探項目部邀請專家和施工方一同建立聯合攻關小組,從方案設計到設備選型,進行了細致分析與討論,部署實施精細控壓鉆井技術、旋轉導向技術,構建“管理+技術+實施”多元一體聯動、信息協同共享機制,實施24小時“全天候”監測、精準控制井底當量密度等綜合措施,實現了“精準鉆關、精優配套、精細控壓、精控質量”,有效解決了裸眼段各小層多壓力系統、窄安全密度窗口鉆進、精準入靶等難題。
當前,天然氣及風險勘探項目部取得了今年以來的階段性成果。重點探區牛中地區重點井牛20、牛19等井相繼完鉆,待后期試氣成果。開平1井目前嚴格按照既定的鉆井方案、導向方案踏點運行,鉆井過程中見良好油氣顯示,全井共見油氣顯示116層/557米,全烴最高99.79%。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