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隨著人們投資理財意識的增強,可以購買理財的平臺也越來越多了,銀行理財就是其中之一,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代表投資者持有的收益率,銀行理財收益率近期的不斷下跌,對于投資理財的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么,銀行理財利率越來越低的原因是什么?銀行理財越來越低說明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投資標的收益下跌,債券、貨幣基金收益在下跌時,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往往也會下跌。
【2】市場利率下行,降準和公開市場投放增加了流動性,所以市場利率下行,而且主要發達經濟體依然是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3】經濟在一個上行周期,風險資產的吸引力好于固定收益,大量資本追求權益性投資回報,從而使得固定收益類產品相對流動性減少。
【4】行業整頓,已有多項與理財相關的新規落地,這是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的因素之一。
【5】現金管理產品規模縮水,收益率下降,理財產品的賺錢效應大打折扣,從而影響銀行中間業務收入。
【6】銀行貸款利率下行,銀行自然傾向于降低負債成本,其中包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以將存貸款利差維持在一定水平。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是普遍現象,處于這種環境中的投資者可以優先選擇購買中長期理財產品,并適當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也可以考慮購買一些銀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產品。
銀行理財越來越低說明什么?
理財收益越來越低,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導致理財收益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1、理財收益率和銀行存貸款利率,基本上是正相關的關系,近期以來,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在不斷的下降。
2、受一些經濟政策影響,全球央行加大了放水力度,降息力度加大,導致市場上錢多了,不缺錢了,理財收益率自然就會下降。
3、債券收益率普遍走低。一般來說,大部分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多少都會配置債券,比如定期理財。
雖然理財收益越來越低,但是它仍然比較受投資者歡迎,其主要原因是,它相對于投資股票、期貨來說,其風險性要小,收益比較穩定。
當然,對于追求較高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適量的配置一些股票,減少一些理財,來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