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赤峰4月7日電 題:中國北方縣城林西:用“植物界大熊貓”謀鄉村振興路
作者 李愛平 楊玉婷 張馨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鄒建民把文冠樹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的就業聯系在了一起。
4月7日,身為林西縣林草局產業辦主任的他解釋說,該縣目前正在建設的1.1萬畝文冠果生產基地,以此為當地村民找出新的鄉村振興致富路。
文冠樹被外界譽為“植物界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本油料樹種,耐旱耐寒,兼具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
2023年起,林西縣計劃5年內投資5億元,建設1000萬株自治區級文冠樹標準化種苗繁育中心,創建國家級文冠果種子、油、茶等系列產品研發和生產集散基地,發展觀光旅游、康養休閑等產業,打造鄉村振興三產融合新樣板。
圖為林西縣種植的文冠樹。 楊玉婷供圖鄒建民初步估算,5年后,當地的文冠樹產業有望讓3000名從業人員增加收入。
“更為重要的是,該產業還能提高森林覆蓋率,讓這里的空氣更清新!”鄒建民樂觀地告訴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
林西縣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農業旗縣,今年以來,該縣林草局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山東一家公司,該公司入駐林西后,將打造文冠樹產業作為當地民眾致富增收的新產業。
在最近成立的林西縣東山文冠樹產業園內,記者看到,官方與企業共同打造的7000平方米文冠樹多功能展示廳里,文冠樹已陸續開花。
工作人員介紹,該展示廳里栽植的文冠樹品系多達120余種,觸目所及就有純白、純紅、白鑲紅、紅鑲金等多種花色。
據介紹,展示廳內單一品種的文冠樹開花周期一般為6至10天不等,工作人員利用不同品種文冠樹的習性,進行多種品系的搭配,延長觀花的花期,打造“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賞花展廳。
圖為林西縣種植的文冠樹。 楊玉婷供圖展廳內的文冠樹只是林西縣對外展示文冠樹的一處“陣地”,事實上,當地打造的1萬畝文冠樹栽植任務已陸續開工。林西縣政府稱,“我們通過3年的時間,要在全縣打造5萬畝文冠樹基地,為下一步木本糧油產業的延伸打下基礎。”
“該項目建成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凸顯,5年后達產文冠果籽2000噸,加工文冠果油600噸,加工文冠果綠茶、茯茶600噸。”鄒建民認為,當地引進的文冠樹,一定會對當地村民的鄉村振興帶來真正的收益。
林西縣官方最新消息顯示,該縣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全力打造“文冠果”基地,把產業發展與綠水青山、觀光旅游、科學研究有機結合,讓林西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不斷對外拓展。(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