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是服務提供商根據企業、政府、社團等組織委托、授權或雙方合作,完成組織內部服務活動或服務流程,共同創造價值、提升價值的一種生產性經濟活動。國內服務外包企業發展迅速,在企業規模、人員、資質認證、業務結構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提升,同時產業領域不斷延伸,業務逐步成熟和完善。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00.1億美元,同比增長65.7%。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5.1億美元,同比增長65.6%。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服務外包仍位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其中一個重要表現是項目類型集中在軟件開發及測試、數據錄入等領域,而從設計到整體解決方案、研發等高端業務領域則很少或者說幾乎沒有涉及到。這與企業的專業技術能力不高密切相關,能力的有限直接影響了業務空間及利潤空間的提升,而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則有賴于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發展服務外包的意義是什么?
發展服務外包有利于提升服務業的技術水平、服務水平,推動服務業的國際化和出口,從而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1、有利于提升產業結構。承接外包服務,可以增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提升產業結構,節省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等特點。承接服務外包對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創造條件促進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向服務經濟升級,推動增長方式向集約化發展。
2、有利于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形成新的出口支撐點。承接外包服務,可以擴大服務貿易的出口收入。近幾年來中國外貿出口在穩步發展,但同時也遇到許多問題。如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國外貿易設限不斷增強、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人民幣匯率不斷提高等,要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已經越來越困難。而發展服務外包,因其對資源成本依賴程度較低、國外設限不強,具有快速增長的余地,從而有望成為出口新的增長動力。
3、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優化外商投資結構。中國制造業利用外資有20多年的歷史,取得長足進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城市都將面臨或已經面臨著能源資源短缺、土地容量有限的現實問題。據相關資料披露,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已經有許多外資的二產項目雖通過審批卻很難落戶,即便是三產,由于國家對房地產項目的限制,今后也將面臨困難.而服務外包項目由于對土地資源要求不高,一旦外商有投資意向,落戶概率將遠高于二產項目。中國下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是服務業,服務業的國際轉移主要就是通過服務外包來實現的,承接服務外包產業,就能夠實現國際先進服務業逐步轉移,從而優化利用外資的結構,更加適合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
4、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20世紀80年代以來,服務業吸收勞動力就業占社會勞動力比重逐年提高,而服務外包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推動器,將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緩解知識分子尤其是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據預測,到2010年,離岸服務外包可以為中國創造大約100萬個直接和300萬個間接的穩定的高質量的就業機會。IT服務和IT相關服務與其它制造業相比,是典型的高收入行業。同時,它還將帶動政府、高校、企業加強人才培訓,提升勞動力素質,培養一批精通英語、掌握世界前沿科技、且與海外市場聯系廣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