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在老百姓的餐桌上,食用油必不可少。如今的食用油種類豐富多樣,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稻米油……食用油品種的多樣化給我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
食用油產量增加、種類增多,人們吃油不再是難題,但怎樣吃油才更健康呢?益海嘉里金龍魚研發中心張余權博士談到,不同的油在外觀、煙點、風味、營養成分上有很大的差別。外觀上,油的顏色跟油料的種類有一定的關系,但最大的原因在于精煉加工的程度,并不是精煉程度越高油就越好,過度加工會導致油中的營養物質流失,適度加工可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保留營養成分。此外,不同油脂煙點差異較大,且與烹飪過程有關,益海嘉里金龍魚研發中心張余權建議“熱鍋冷油”的方式進行烹飪,避免產生油煙以及油脂劣變。
除了烹飪方式,健康吃油還要做到“多樣化”,應輪換著吃多種油,讓攝入的營養均衡。但是具體應該怎么換,也是有說法的。先說下,現在市面上的單一品種植物油主要有4類(第5類多用于食品工業,日常烹調基本上可忽略):
植物油分類
同類之間換來換去意義不大,最好是類與類之間換,吃完第1類換第2、3、4類。嫌麻煩的,也可以多多選擇營養比較均衡的食用植物調和油,它可不是隨便幾種油混在一起就可以的,而是要兼顧營養學知識和全國居民的飲食現狀,選擇不同食用植物油調配制成,具體是由哪些油調成的,可查看配料表。以金龍魚油為例,金龍魚非轉基因黃金比例調和油精選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稻米油共8種植物油,按照黃金比例調配而成,有利于人體膳食脂肪酸平衡,更營養更健康。
油中含有脂肪酸和植物甾醇、谷維素、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組成不相同,專家建議油脂要換著吃、調著吃,以保持脂肪酸平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的烹調用油量為25-30g,以保證正常的生命活動、預防營養素缺乏和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
以上正確吃油的“姿勢”,你學會了嗎?轉發這篇文章給家人,一起健康用油吧!
來源:號外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