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除息時股價如何表現
股票前面的dr是指除權除息,d是股息的縮寫,r是股權的簡寫。股票唯有在除權除息的當日前邊才會加上dr,除權除息日之后股票前的dr會去掉恢復正常的股票簡稱。在股票前面是dr當日買入股票的投資人不可以享受該股票的分紅配股,只有在股權登記日前買入并持有到股票前面有dr的當天,才能收到上市企業下發的股息。
除權除息當天股價一般會下跌,主要是因為股票派息后總市值下降了,但如果股票當日受利好刺激或大盤走勢比較好的影響股價也可能出現上漲,因此股票分紅派息當日股價上漲下跌都有可能,但分紅派息后投資人的持倉均價就會下降。
股票除權除息基本都是在年報公布之后再進行,一般每一年的4月到7月之間,投資者獲得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后需要繳納所得稅,繳納比例依據投資者擁有該股票的時間長短會有所區別。
除權除息后的股價是如何計算的
除權除息之后的股價是根據投資者在派發股利之前與派發股利之后的總資產不變的原則,計算出來的。除權除息后的股價分為除息后的股價和除權后的股價。
除息后的股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息。比如,某上市公司進行每10股派發現金1元的操作,股息登記日收盤價為11元,那么該股在除息后的股價=11-0.1=10.9元。
滬市的除權后股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深市的除權后股價=(股權登記日總市值+配股總數×配股價-派現金總額)/除權后總股本。
例如:上海市場上的某公司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5股,派1元現金,同時每10股配3股,配股價為2元,該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20元,則該股除權后的股價=(20+0.3×2-0.1)/(1+0.3+0.5)=10.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