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上海3月29日電 (王笈)記者29日從2023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推進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文創產業占上海全市GDP的13%左右,文創從業人員人均產出達170萬元(人民幣,下同)。2023年,上海將加大文創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趨勢研究,培育智慧旅游、智慧文博等數字文創新業態,跑出跨界發展“加速度”。
據了解,2022年,受疫情影響,上海文創產業的總產出同比略微下降,但文創企業總體發展依然韌性較強、活力較足。去年3月以來,上海全力推動文創產業助企紓困政策措施納入《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市級文創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全年投入超3億元,共扶持777個文創項目,扶持重點向數字化轉型等新興領域、向中小微文創企業傾斜。
與此同時,上海加強重點產業前瞻布局,搶占產業新興賽道,籌建數字文創暨“元宇宙”產業聯盟,構建文創“元宇宙”產業研究、產業生態和項目落地體系;大力發展以內容科技為特質、以在線經濟為引擎的數字文創產業,推出一批數字景區、數字場館、數字閱讀、云上服務、智慧治理等應用場景;研究制定支持文創園區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完成新一輪評定工作,共認定市級文創園區(含示范園區)160家、示范樓宇20家和示范空間36家。
2023年,“數字賦能”與“跨界融合”將成為上海文創產業全年工作的“關鍵詞”。
據透露,上海將加大文創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趨勢研究,加快布局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賽道;開發數字文創新產品,培育區塊鏈、智慧旅游、數字動漫、VR游戲、智慧文博等數字文創新業態,集聚一批搶占新業態新高地的數字文創企業;加強文創領域新場景、新模式、新服務探索,促進文創業態和消費持續升級。
另一方面,上海將深化產業融合,推進文創和旅游高質量融合,實施“大博物館計劃”“大美術館計劃”,打響“一江一河游覽”“海派城市考古”“建筑可閱讀”等文旅品牌;加快文創和體育融合發展,培育體育傳媒、電子競技、體育動漫等產業集群;促進文創和商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區,豐富夜間經濟文化內容供給,支持老字號推出“新國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