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兩岸攜行 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幕。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3月29日電 (楊伏山 滕欽祥)“兩岸攜行 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降落傘、航天服等航天實物,天和核心艙1:1模型等一件件珍稀展品亮相此次科普展,全面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成就。
主辦方稱,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為全國首次展出,將在廈門面向公眾進行為期兩周的展示。
作為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配套活動之一,本次航天科普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廈門市政府指導,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廈門市科技局、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集美區政府、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主辦。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第一任大隊長申行運與兩岸青少年現場互動。 楊伏山 攝當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第一任大隊長申行運來到展覽啟動現場,分享航天員平時訓練和執行任務的故事,并勉勵兩岸青少年努力學習,一同探索浩瀚宇宙。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廈門在科技與文化領域已有多年合作。近年來,廈門市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中進行了許多開拓性的實踐,持續推動航天科普展館建設,開展“海峽兩岸青少年航天夢”等國內獨具特色的航天科普品牌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在此次廈門市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廈門市政府簽約共建海峽兩岸青少年航天科普基地,落地誠毅科技探索中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對基地建設提供指導和支持。
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等航天實物在本次航天科普展中亮相。 楊伏山 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夏剛在致辭中表示,將發揮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等領域的優勢,攜手推動空間科技成果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廈門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廈門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黃錦城稱,廈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加強科普能力建設,讓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兩翼齊飛,為廈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完)
來源:中新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