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楊詩琦、記者劉桂菊報道:人間三月芳菲始,春山可望農耕時。省農信聯社提早謀劃、統籌安排,組織轄內農商行、農信社積極走訪宣傳、加大信貸投放、創新金融服務,錨定全年投放春耕80億元的目標任務下足功夫。截至目前,涉農貸款余額1999億元,較年初增加20億元,在省內同業中排名首位。雨水過,驚蟄起,春光日漸濃。在遼陽縣廣袤的黑土地上,一幅幅金融東風助力春耕備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要是沒有遼東農商銀行給我提供的春耕備耕資金,我恐怕連種子、化肥都買不上,這幾十畝地可真要落荒了。”站在自家的承包地里,望著遠處的旋耕機在農田里來回穿梭、翻整田地,村民高廣振滿臉喜悅。
(資料圖)
48歲的高廣振是遼陽縣吉洞峪滿族鄉楊家堡子村村民,在村里承包了50多畝地,全部種的玉米,去年收成好,十多萬斤的玉米堆滿了房前屋后的糧倉,由于玉米價格不高,他一直沒舍得賣,但是馬上就要春耕生產了,買種子、化肥、農藥的錢一直沒有著落,這個樸實的漢子又著急又上火。“不種五月田,不插六月秧,錯過了春耕就錯過了一年啊。”就在他犯難之際,遼東農商銀行信貸工作人員得知情況,主動和他聯系,通過“金信農E貸”線下采集、授信,手機銀行線上申請貸款,第一時間為其發放貸款4萬元,解決了他春耕生產資金難題。
春耕是穩產保供的關鍵一環,遼東農商銀行結合“一村一座談”工作,與農戶、種糧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精準對接,了解他們的春耕生產和資金需求情況,通過“農E貸”“創業貸”“流水貸”等系列信貸產品,全方位全流程滿足春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
彈好金融助力協奏曲,繪就普惠金融“興旺綠”。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正當時,田間地頭都是農民們忙碌的身影,臺安聯社也在積極為農戶穩產增收提供有效金融保障,為鄉村振興賦彩添色,一幅幅金融助力春耕備耕的畫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開。
在臺安縣桓洞鎮黑漁汀村的蔬菜種植園里,種植戶龐大哥正和他的家人忙的不亦樂乎,“農時不等人,我得提前做好準備。”眼下正是需要給蔬菜施肥的時候,但由于疫情影響,去年的銷售款現在也沒能收回來,購買肥料的資金成了難倒黃大哥的大問題。一邊是反復的“倒春寒”,一邊是蔬菜種植的“搶春忙”,正在黃大哥為資金問題發愁時,臺安聯社了解到這一情況,主動將金融服務送上了門。“感謝農信社的支持,這10萬元‘及時雨’大大緩解了我的資金壓力。有了這筆錢,肥料不成問題了,我還打算多購買一些農資,相信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龐大哥滿臉微笑的憧憬著未來。
不誤農時不負春光,臺安聯社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走訪,及時掌握農戶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制定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優先受理春耕備耕生產貸款,加大資金扶持,保障農資儲備,讓農戶無后顧之憂,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與農戶一同繪就鄉村振興“只此青綠”圖。
共繪千里江山富裕圖,繪就鄉村振興“產業綠”。
春耕時節,東港市馬家港村張大姐的草莓生產基地一派忙碌場景,一排排整齊有序的草莓大棚映入眼簾,農戶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箱……
東港農商行搶抓春耕時機,組織員工深入田間地頭、果蔬大棚走訪對接,了解農戶生產狀況及資金需求,開展“幫銷售、幫結算、幫服務”系列服務活動。在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東港農商行依托“金融服務團隊”、客戶經理駐點辦公,為果農量身選擇信貸產品,讓村民“足不出戶”可以享受到暖心的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涉農企業“ 366”家,發放貸款62億元。發放農戶貸款10951戶、金額34億元。
全省農信機構將在省聯社帶領下,繼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加大資金融資投入,深化金融服務創新,服務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