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氣管炎會有哪些癥狀表現?
急性支氣管炎臨床主要癥狀有咳嗽、咳痰、胸悶、氣促、發熱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呼吸衰竭、肺炎等并發癥。
一、典型癥狀
1、咳嗽、咳痰,初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此后痰量可增多,咳嗽加劇。咳嗽、咳痰如果遷延不愈,可演變為慢性支氣管炎。
2、喘鳴,伴有支氣管痙攣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喘鳴。
3、胸悶、氣促,患者出現氣道高反應時可出現胸悶、氣促的癥狀。
4、發熱,部分患者微生物感染后會出現體溫升高,發熱的癥狀。
5、鼻塞、流清涕、咽喉和聲音嘶啞。
二、其他癥狀
部分患者可伴乏力、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肺的基礎疾病者,可有原發疾病癥狀加重,如發紺和呼吸困難。
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多數急性支氣管炎的病程短,屬自限性疾病,通常只需要對癥治療。鎮咳治療雖然廣泛應用于臨床,但療效并不確切,適當飲水可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多數病人需要應用退熱藥對輕度發熱和身體的不適進行對癥治療。有全身癥狀應適當休息,注意保暖,多飲水。
一、一般治療
1、存在的誘因及時消除,如戒煙,脫離空氣污染的環境,避免和他人交叉感染。
2、注意休息,防止勞累,增加營養,適當按摩,拍背排痰。
3、呼吸排痰:呼氣時用手指輕叩胸背部,促進咳出痰液,壓迫上腹部,特別是咳嗽時用力壓迫,有助痰液咳出。可先做4~5次深呼吸,上身向前彎,張口伸舌咳嗽至少2次。
二、藥物治療
1、鎮咳藥:
(1)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樞產生鎮咳作用,鎮咳作用顯著,無止痛作用,長期服用沒有成癮性和耐受性。治療劑量不會抑制呼吸。
(2)噴托維林:對咳嗽中樞產生選擇性抑制作用,有輕度的阿托品樣作用和局麻作用,兼有中樞性和末梢性鎮咳作用,一次給藥可持續4~6小時。
2、祛痰藥:
(1)溴己新: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腺體,促使黏液分泌細胞的溶酶體釋出,使痰中的黏多糖纖維分化裂解,使痰液的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
(2)標準桃金娘油:重建上、下呼吸道的黏液纖毛清除系統,稀化和堿化黏液,增強黏液纖毛運動,促進痰液排出。
3、解痙抗過敏藥:
(1)氯雷他定片:為選擇性外周H1受體拮抗劑,可緩解過敏反應引起的各種癥狀。
4、抗生素治療:
(1)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作用在微生物的繁殖階段,通過抑制細胞壁黏多肽的生物合成而起抗炎作用。
(2)阿奇霉素: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單位結合,抑制依賴于RNA的蛋白合成,適用于敏感細菌所引起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3)左氧氟沙星:通過抑制細菌DNA解旋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合成和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
5、抗病毒治療:
(1)利巴韋林:進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迅速磷酸化,產物作為病毒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藥,引起細胞內三磷酸鳥苷的減少,損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復制與傳播受抑。
三、手術治療
本病暫無手術治療。
四、中醫治療
1、中藥治療:
(1)風寒襲肺:咳嗽聲音重,氣急,咽喉癢,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青涕,頭痛無漢,惡寒或見發熱,肢體酸楚,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治療代表方:三拗湯合止咳嗽加減。
(2)風熱犯肺: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嘎啞,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黃,口渴,頭痛,發熱惡風,舌苔薄黃,脈浮數。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治療代表方:桑菊飲加減。
(3)風燥傷肺:干咳,連聲作嗆,喉癢,咽喉干痛,無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帶有血絲,不易咳出,舌質紅干而少津,舌苔薄黃,脈浮數。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治療代表方:桑杏湯加減。
(4)痰熱蘊肺:咳嗽反復,咳聲重濁,晨起咳甚,痰多而黏,色白,食少,體倦,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治療代表方: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2、拔罐:風寒束肺咳甚者,可取背部大椎、風門等穴位拔罐。
3、針刺:痰多難咳可針刺肺俞、脾俞、尺澤、曲池等穴。
4、耳穴埋豆:耳穴埋豆,取支氣管、肺、脾、神門、交感等穴位,外感咳嗽加腎上腺,內傷咳嗽加脾、腎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