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全球新動態:呼倫貝爾的“黑土糧倉”:近576萬畝耕地良種覆蓋率達100%

2022-03-28 09:28:33 來源:華夏經緯網

圖為農業科技員開展種子發芽實驗。 秦亞杰 攝

中新網呼倫貝爾3月27日電 題:呼倫貝爾的“黑土糧倉”:近576萬畝耕地良種覆蓋率達100%

作者 張瑋 張東陽


(相關資料圖)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田間地頭一片繁忙:造型酷炫的無人化智能測土機器人來回穿梭,正在對春耕前的土壤進行檢測;一批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讓春耕備耕生產更加科學高效……

這幾天,位于扎蘭屯市境內的中科院“黑土糧倉”先導專項大河灣示范區內,來自中科院“黑土糧倉”項目的專家們正忙于進行土壤檢測。

受氣候變化、農業開發利用強度上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多種因素影響,大河灣農牧場的黑土地出現不同程度的變薄、變瘦、變硬等問題,呈現退化趨勢。

2021年3月,中科院啟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針對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需要破解的關鍵科學技術難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和示范,致力于形成用好養好黑土地的系統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戰略A類先導專項大河灣示范區青年突擊隊隊長陳海華介紹:“當地的黑土地存在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我們采用針對性、保護性耕作方案來保護黑土地,運用智能農機裝備進一步提高效率,減少人工。”

“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啟動近兩年,大河灣示范區探索打造的“定制化保護性耕作+數字化決策+智能化執行”的智能黑土地保護與利用“大河灣模式”已初見雛形。

陳海華說,新開發的測土機器人有手持測土終端、土壤能譜分析儀等技術。“通過各項技術和智能農機運用,去年,玉米節本增效達14.9%,大豆節本增效也可達到10.8%。”

圖為無人化智能測土機器人對春耕前的土壤進行檢測。 田林鑫 攝

如今,現代農業新模式已然在呼倫貝爾大地上徐徐鋪開一幅美好圖景。

這幾日,拉布大林農牧場農林試驗站的農業技術員嚴偉強和同事們正在開展種子發芽實驗,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確保黑土地用上好種子,我們需要對麥種進行千粒重、凈度調查,并選取100粒無病、無破損籽粒進行發芽試驗。”嚴偉強如是說。

嚴偉強告訴記者,今年試驗站與內蒙古農科院聯合開展“東北西北春小麥優質多抗新種源創新與應用”“內蒙古春小麥優異新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國家春小麥育種的兩個課題。“我們當前的工作是發芽試驗,從3月1日開始站內育種材料和11個生產單位提供的160份種子進行發芽試驗,為春播畝播量提供可靠依據。”

拉布大林農牧場作為國家級原種場、北方高寒地區種子產業化示范農場,堅持南繁北育50余年,不斷推出新成果應用于大田生產,尤其是在小麥常規育種方面取得很大成績,培育出我國第一批小麥抗叢矮病品種,填補了國內外抗叢矮病育種的空白。

拉布大林農牧場105連隊隊長辛長林說:“我們現在已經全面開展備春耕生產工作,發芽試驗已達到90%以上,化肥已到50%,待4月中旬全部到位,確保高質、高效、優質、高質量完成春播第一仗。”

圖為中科院“黑土糧倉”項目的專家們正忙于進行土壤檢測。 田林鑫 攝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官方消息顯示,2023年,呼倫貝爾計劃總播種面積575.83萬畝,油菜141.19萬畝、大豆155.07萬畝,占比51%,近576萬畝耕地種子實現100%良種覆蓋。

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農機科技部負責人張中原表示,春播在即,呼倫貝爾正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力爭實現有效灌溉面積150萬畝,將中科院先進的大型噴灌機精準灌溉技術與當地高水平農藝管理措施集成創新,大幅度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減施化肥。“預期麥類、油菜、水飛薊、甜菜4種主栽作物在現有基礎上,增產10%,化肥施用量減少10%—30%。”

張中原稱,今年呼倫貝爾預計糧食產量超過23億斤,作物產量超過34億斤。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