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活動舉行,嘉興市“民間河長”、紅船水利先鋒志愿服務隊被授旗 嘉興市水利局 供圖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3月26日電 (包瀟瑋 徐群華 張素)開展節水宣傳志愿行動,舉辦主題少兒繪畫作品展,表彰“最美水利人”和節水標桿單位,為“民間河長”、志愿服務隊等授旗……為紀念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多地舉行活動,呼吁共創節水家園、共護幸福河湖。
水環境質量“發生歷史性改變”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連日來,多地舉行相關紀念活動。在廣東,節水體驗實驗室開館;在重慶,尋找“最美家鄉河”活動啟動;在寧夏,青少年愛水惜水教育基地揭牌……
在南湖之畔舉行的嘉興市2023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活動上,嘉興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軍喜說,近年來,當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修復水生態、建設水工程、保護水資源,全市水環境質量發生了歷史性改變。累計創建省級美麗河湖43條、市級美麗河湖217條,“全市水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引導全社會形成節水護水風尚
有分析認為,通過多形式聯動、多渠道傳播,將引導全社會形成節水護水的良好風尚和行動自覺。
嘉興市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岳玉良介紹說,當地已啟動節水志愿服務,走進學校、街道社區,深入美麗河湖,要“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維護河湖水生態,傳播節水新風尚”。
位于廣東的節水體驗實驗室則集合了科普影視、節水成就等多項專題展區,觀眾在寓教于樂的交互體驗中,學習節水知識、探索節水技術、感受節水成效、樹立節水風尚。
另據報道,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教授鄭曉云在開展學術講座時,從“制度建設”“文化與行為”“科技創新”等維度分析當代節水的前沿性和系統性。他強調正確的理念是節水的重要基礎,主張廣泛開展節水教育。
為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節水工作離不開公眾的支持,公民的節水意識與節水的成效息息相關,其重要性不亞于政策與技術的推廣。”鄭曉云說。
近年來,多地節水護水志愿者已積極開展行動。本次活動期間,嘉興市“民間河長”、紅船水利先鋒志愿服務隊、南湖區幸福河湖志愿服務隊接過旗幟。他們還跟隨河道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一起巡河,并現場觀摩河道保潔作業。
日前,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鎮聘任的首批9名外籍“民間河長”正式上崗。當地相關負責人在受訪時說,很多外籍人士在碧云社區生活多年,熟悉社區周邊的河湖,對水環境保護公益事業充滿熱情。首次聘任的9名外籍“民間河長”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將分別對應附近的9條河道和漣動公園里9個湖面,協助開展保潔、宣傳等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