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太原3月23日電 (記者 李庭耀)“一產增加值增長6%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以上,一產固投增長7%左右。”2023年山西省委一號文件日前發布,提出脫貧人口和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收入增速。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方面,文件提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以及農業經營增收,同時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
山西將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穩定農民工就業。深化拓展省際間勞務協作。積極發展公益性零工市場。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不斷壯大呂梁山護工等特色勞務品牌。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測預警機制。
同時,山西將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提升行動,推動由數量增長向量質并舉。推進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鼓勵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加快發展以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全省農業生產托管面積達到3300萬畝。加快惠農服務中心(站)、莊稼醫院等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此外,山西要持續抓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尊重農民意愿,積極穩妥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規范開展房地一體的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文件提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穩定完善幫扶政策,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
山西將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改造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500所,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參加基本醫保全覆蓋,農村6類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1500處。
文件提出,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要求,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產業就業,不斷縮小收入差距、發展差距。落實支持重點幫扶縣加快發展政策措施,組織行業部門實施一批補短板促振興重點項目。落實支持脫貧人口增收政策措施。其中,確保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穩定在95萬人以上,確保有勞動力的搬遷脫貧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