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21日電 題:成都小伙打造大熊貓玩偶品牌 讓世界感知大熊貓魅力
(相關資料圖)
作者 王利文
在四川成都一仿真大熊貓玩偶工作室內,羊毛、填充材料和玩偶半成品擺滿工作臺,近10名工人正專心致志俯身其間,經過一番填充、剪毛和造型,一只只或坐或趴的大熊貓玩偶誕生。工作室創始人劉滔介紹,近期玩偶已預訂近800單,最快發貨時間至少半個月。
成都小伙打造大熊貓玩偶品牌。 王磊 攝
近日,大熊貓“和花”成為動物界“頂流明星”。“去成都看‘和花’”演變為潮流的同時,大熊貓IP效應也帶動相關文創“出圈”。
劉滔回憶,這已是工作室經歷的第三次預訂高潮。他們的仿真大熊貓玩偶首次面世是在2021年7月“和花”一歲生日派對的時候,粉絲為與劉滔懷中的仿真“和花”合影,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排起長龍。不僅現場粉絲驚嘆“‘和花’跑出來了”,劉滔拍攝的短視頻在海內外平臺瀏覽量超億次。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以大熊貓為原型設計創作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實力圈粉,再次掀起了劉滔團隊的仿真大熊貓玩偶預訂熱。
制作一只仿真大熊貓玩偶,要經過4道流程共50余道工序。 王磊 攝
劉滔在從事電商運營工作的十年間,發現外國友人很喜歡大熊貓。他無意間關注到,市面上少有高品質仿真大熊貓玩偶。2020年,劉滔結束“北漂”回到成都,開始研究仿真玩偶原料與工藝,他想打造屬于家鄉的仿真大熊貓玩偶品牌。
制作一只看起來和摸起來都仿真的“和花”,要經過選皮、裁縫、手工、造型4道流程共50余道工序,劉滔團隊用了1年多時間摸索。他們奔走于中國各地工廠測試皮毛,最終選出一種蓬松度、色澤和觸感都適合的羊毛,并采用中國傳統裘皮制作技藝加工。“‘和花’最典型的面部特征是水滴眼、長睫毛、尖尖嘴。”這些細節,劉滔如數家珍。為了使玩偶眼睛有神,團隊對瞳孔與眼白的比例和角度進行了十幾次調整,最終測試出滿意的效果。
經過一番填充、剪毛和造型,一只只仿真大熊貓玩偶誕生。 王磊 攝
“有質感”“逼真”,這是多數消費者收到玩偶后的評價。劉滔團隊的仿真大熊貓玩偶面世1年多以來,已售出6000多只。它們不僅吸引中國消費者眼球,還通過短視頻平臺受到海外粉絲關注。
劉滔對第一筆海外訂單記憶猶新。日本一名粉絲通過中國購物平臺找到他,看著滿屏日語,劉滔用翻譯器才大致明白粉絲在表達對玩偶的喜愛,想預訂一只“短視頻同款”玩偶并愿意承擔國際運費。她在劉滔的幫助下逐步學會提交訂單、查看物流狀態,收到玩偶后,這名粉絲又連訂兩單,她說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朋友。
成都小伙打造大熊貓玩偶品牌,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王磊 攝
隨著大熊貓IP名氣打響,劉滔團隊的海內外訂單越來越多。“這些大熊貓玩偶賣到了美國、日本、法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很自豪能為全世界制作代表自己家鄉的禮物。”劉滔認為,四川獨特的大熊貓資源是年輕人的機遇,開發其新效能更需要年輕一輩的努力,團隊正在做這件“難而正確的事”。
目前,劉滔團隊已從3名初創人員發展到50余名員工。劉滔表示,未來,團隊將培養更多手藝人共同深耕家鄉文化,在提高工藝的基礎上多元化打造潮玩文創產品矩陣。他說:“期待有一天,來自中國的好禮,能讓世界感知大熊貓的魅力。”(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