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指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五險一金”這個詞,卻不知道“五險一金”具體指什么。下面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五險一金”。
“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跟工傷保險,“一金”是指住房公積金。
養老保險是指參加工作的人員只要交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每年領取一筆養老金,用于老年的基本生活所需,不讓員工因退休而失去收入來源。
醫療保險是指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因為生病住院、門診或到藥店買藥所產生的相關費用,只要在報銷范圍之內,都可以報銷,以此減輕我們的看病費用負擔。
生育保險是指女性員工在懷孕期間不得不中斷工作,那么由國家和社會提供津貼、產假、和醫療服務的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是指員工在工作期間,因為工作原因受傷,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是死亡時,我們或我們的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失業保險是指在失去工作,沒有收入來源的這段時間,我們可領取一筆可支配的現金以及免費接受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就業服務,以幫助我們就業。
住房公積金是指每月繳納一定的費用到指定的賬戶但平時不能取出,只有在特定是時候才能用,如購房,出國定居,離休、退休等。
“五險”是法定的,是企業一定要給員工交的,“一金”不是法定的,可交可不交。
社保都由個人來繳納可以嗎?
答:不可以。根據我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是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納的法定用工保險。勞動者應該繳納的個人部分由用人單位在每月的工資中代扣。從世界上其他國家比較,我國的社會保險比例不算很低。對全國各省市進行統計,用人單位負擔的社保部分大致在30%~37%的區間內,個人負擔的社保部分大致在11%上下。
繳納基數是計算社保費時使用的乘數。基數根據員工個人的工資標準確定,有些省市是一月一定,有些則是一年一定。各省市根據自己的平均工資情況,會對社保基數設定上限和下限。假設社保基數的下限是2500元的話,那工資低于2500元的員工,也將按照2500元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
單位使用一個員工,除了繳納社會保險外,還應當為城鎮戶籍的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是用于解決職工住房問題的合作的資金池。它的貸款利率相比商業貸款要低。全國各省市的強制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大致在7%~12%之間,單位和個人均按此比例繳納。此外,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繳納補充住房公積金。
關鍵詞: 五險一金指什么 社保都由個人來繳納可以嗎 社會保險 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