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啟動儀式。 鐵西區委宣傳部 攝中新網沈陽3月19日電 (記者 趙桂華)沈陽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近4成,完成產值超過300億元,到2025年占比將超過25%,成為沈陽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國家重要汽車中心的新名片。
3月19日,記者由在沈陽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會議中心召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2023年產業大會上獲悉,作為沈陽新能源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鐵西區加快布局新能源產業鏈版圖,將逐步打造東北地區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千億新能源產業集群,構建起"4+1"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并且在大會上,又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項目簽約入駐當地。
揭牌儀式。 鐵西區委宣傳部 攝當日大會由沈陽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聯合主辦,主題為“智電新引擎·蝶變新能源”,旨在進一步探討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共享共用機制、全力構建數字跨界應用新生態。由主活動和“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應用”兩場分活動組成,以主旨報告、專題演講等多種學術形式開展研討。來自政府機構、汽車相關企業、高校等500余人參加本次大會。
簽約儀式。 鐵西區委宣傳部 攝大會深入探討了以數據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思路,有助于保障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可持續發展,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記者由會上了解到,沈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新能源汽車加速向上下游聚集,汽車產業快速向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成為沈陽市汽車產業發展的突出亮點。2021年全市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7.2萬輛,完成產值241.8億元,分別為同期的2.3倍和2.1倍。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近10萬輛,同比增長了38.1%,完成產值超過300億元,到2025年占比將超過25%,成為沈陽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國家重要汽車中心的新名片。
新能源汽車展覽。 鐵西區委宣傳部 攝新能源整車企業方面,華晨寶馬是沈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在產主要產品為530LE、X1混合動力、IX3純電、3系純電等車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方面,華晨寶馬已形成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集成能力,年產能達到10.3萬套;國科金能公司擁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低溫(-20°℃)磷酸鐵鋰電池及正極材料技術,目前已經量產。敏能、凌云瓦達沙夫、匯晶納米等配套企業項目均已建成投產。此外,截至2022年底,沈陽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5萬輛;累計建成充電終端1.76萬個,車樁比為2.5:1,2023年新建充電終端超過1萬個,初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蓋全市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
主旨演講。 鐵西區委宣傳部 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日大會的承辦方沈陽市鐵西區充分發揮中德園中德高端戰略合作平臺集聚效應,圍繞動力電動化、能源低碳化、系統智能化,致力于打造多元參與的良性創新生態。全區進駐寶馬、采埃孚、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強直接投資企業84家,本特勒、海斯坦普、采埃孚、延鋒彼歐等100余家零部件企業強勢入駐,已形成總投資80億歐元的汽車產業集群。目前,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工業總產值1031億元。2025年,汽車產業規模將突破2200億元。當地著力打造東北新能源產業基地和“4+1”新能源產業發展體系,即以億緯鋰能電池、寶馬動力電池“雙百億”項目為牽引的鋰電池產業;以沈鼓集團、遠大壓縮機等為龍頭的氫能產業;以微控新能源、億緯化學儲能等為龍頭的儲能產業;以特變電工、中復連眾等為龍頭的風能產業;以及寶馬新能源汽車、三一新能源礦車等重點項目的新能源應用。
當日大會舉行了大數據聯盟東北分中心揭牌儀式。隨著東北分中心的建立,大數據聯盟目前已經實現了以北京為總部,覆蓋西南和東北兩個分中心的空間布局。為全面剖析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特征及車輛運行規律,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已連續6年組織行業機構編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2023版報告預計今年年中正式發布。(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