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王恩博)隨著中國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如何鞏固防控成果成為重點。中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劉德春16日在北京表示,官方將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處置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能力。
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 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通知》。劉德春在解讀這份文件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3月1日,8部門聯合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各項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其中,在強化能力建設方面,要加強疫情監測和常態化預警處置能力建設,切實提高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能力;抓好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和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大型場所人員的健康監測設施和能力建設,抓緊補齊重點環節防控設施短板;加強醫療物資資源統籌調配能力建設,切實解決好基層一線能力、藥品、設備等方面的短板弱項。
開展相關工作亦注重統籌推進。堅持平急統籌,抓好常態化分級分層分流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強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控救治基地、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建設,提升中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水平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
劉德春還提及,要動員全民參與。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文明健康知識,加強傳染病防治宣傳教育,引導民眾樹牢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慎終如始做好家庭和個人防護,提升民眾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