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阿拉山口站室內集裝箱換裝庫內,一列返程中歐班列正有序換裝。 陳乾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2日電 (周瑜 布仁巴特)2日11時,一列滿載著汽車配件、百貨、人造石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由西安始發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開往波蘭馬拉舍維奇,當日阿拉山口鐵路部門統計,截至目前,今年經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歐班列達1044列,同比增長7.2%。
2023年來,阿拉山口為全力保障西向國際物流大通道高效暢通,海關成立保障專班,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設立專門窗口,開辟綠色通道,大力推行艙單歸并,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協作,對出口班列實行“優先編組、優先發運”,對返程班列實行“預先清車、貨到即換”,多措并舉,切實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同時持續深化與屬地海關密切合作,建立與屬地海關“點對點”聯系配合機制,通過聯系熱線及時處置解決口岸通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海關監管流程,形成有效合力,充分釋放海關監管紅利,提升班列全鏈條監管效能。
阿拉山口站編組場內出入境中班列及其他貨運列車正集結待出發。 陳乾 攝
阿拉山口海關監管二科一級行政執法員馮尹彭玉說:“我們與鐵路部門建立關鐵業務協調機制,共享關鍵作業環節信息,有效提升口岸通行能力。同時,我們積極打通屬地與口岸海關作業環節,進一步提升貨物運轉效率,助力中歐班列發展提質增效。”
為持續提升運輸效率,阿拉山口站緊盯循環車運輸組織及每天生產計劃兌現,充分挖掘運用區間運力,壓縮制票傳達及換裝時間,加快車輛周轉和空車使用,實現報關審核、解編調動、車輛換裝等環節無縫銜接。同時,深化聯勞協作機制,聯合海關等部門研究解決查驗放關、車流組織、信號開放等制約通關效率的具體問題,著力打造“監管嚴密、運轉高效、銜接有序”的通關環境。
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貨裝車間安全技術員陳偉說:“我們將中歐班列納入車站日班計劃重點,提高編組的計劃質量,從班列的接發、貨物的換裝、票據辦理等多個環節入手,進一步優化了中歐班列的運輸組織。目前,中歐班列在口岸的日均通行數量達到了16列,單日最高可達到22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