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承發揚好傳統體育項目,既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要,也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近日,一條“24歲女孩習武20年成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的視頻火爆網絡。不少網友在驚艷于95后女孩凌云行云流水般的一招一式的同時,也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并非武術第一次在網上“走紅”。近些年,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在很多群體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中漸漸“時髦”起來。
從現實到網絡,從戶外到家中,空間變化為傳統體育項目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宅家”鍛煉有力助推了全民健身開展,“云鍛煉”映射出人們健身意識增強,再加上視頻網站、社交軟件等網絡傳播途徑助力,一些場地限制較小、動作易學易練的傳統體育項目成了“新時尚”。
健身也需簡便易行。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動作簡單、易于掌握,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往往能達到不錯的健身效果,自然受到各類人群的青睞。比如,八段錦、太極拳就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去年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中,八段錦、太極拳被推薦為中醫非藥物療法干預方案和康復方案。
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承發揚好傳統體育項目,既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要,也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傳統體育項目煥發新的活力,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傳統體育項目依然面臨認知度不足、覆蓋面不廣、影響力不夠等問題。
“國家鼓勵、支持優秀民族、民間、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掘、整理、保護、推廣和創新,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新修訂的體育法,就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發展作出明確規定。期待傳統體育項目更加興旺,更好地服務于全民健身事業,為體育強國建設匯聚起更強大力量。
厲衍飛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