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發展網訊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日前,中國氣象局印發《關于全面開展氣象災害(暴雨)預警信號調整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此項工作向全國推廣。各地暴雨預警信號將緊密結合本地天氣氣候特點、對接地方相關法規和應急預案進行調整,推進實現屬地化發布,進一步做到預警信號“早”與“準”科學銜接。
2022年,中國氣象局在遼寧、浙江、安徽、湖南、廣東、四川和陜西等7省分別選取兩個或以上縣(市、區)試點開展暴雨預警信號調整發布工作。各試點根據本地實際開展調研,調整“不合身”的預警標準。經過調整,1小時雨強納入預警標準之中,山區、非山區暴雨災害風險區別得以充分體現,多地新增雷雨(暴)大風預警信號。各試點預警信號精準性、規范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提升,階段性成效明顯,為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部署防災減災工作贏得先機。
2023年,7個試點省將在全省范圍開展基于新標準的暴雨預警信號屬地化發布工作,持續對接氣象災害防御法規規章和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加強工作經驗總結,為全國提供示范經驗。其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將借鑒試點省經驗,在2022年調整工作基礎上,充分征求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及涉災行業主管部門意見,完成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同氣候背景分區的暴雨預警信號級別、閾值、防御指南、發布用語等修訂工作,并選擇相關工作條件較為成熟的兩個以上縣(市、區)開展基于新標準的暴雨預警信號屬地化發布,推動建立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
在預警信號調整的同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還將同步開展預警信號有效性評價工作,通過監督考核提升預警信號發布有效性,在保證預警信號準確率的同時,為應急避險搶出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