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2日在立法會發表2023至2024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今年將采取“中間偏松”財政姿態,超過八成資源用在市民和中小企業身上。
這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也是香港擺脫疫情困擾、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通關”后的第一份預算案,主題是“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愿景”。陳茂波認為,香港正走在新階段的新征程上,方向清晰、目標明確,香港將全力拼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生活素質。
陳茂波預測,今年香港經濟明顯反彈,全年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由于過去兩年派發電子消費券的社會反應正面,今年將再向合資格市民派發5000元(港幣,下同)電子消費券。
為了吸引旅客,鞏固疫后經濟復蘇勢頭,陳茂波在預算案中提出針對性措施,包括預留1億元爭取更多大型盛事來港舉行;撥款5000萬元支持“推廣香港新優勢專責小組”的工作;香港旅游發展局將動用逾2.5億元繼續舉辦及協助推廣大型旅游盛事;香港貿易發展局未來數月舉辦10多場大型會議和展覽。
預算案推出多項一次性紓緩措施紓解民困,包括寬減2022至2023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6000元,料190萬名納稅人受惠;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下的臨時特別措施延至今年10月底;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涉額約29億元。
支援企業方面,預算案建議寬免2022至2023課稅年度企業利得稅,上限為6000元,全港13.4萬家企業受惠;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各項擔保產品的申請期限延長至明年3月底,給予中小企業更多調節空間。
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預算案提出預留5億元幫助香港中小企業加快數碼轉型;撥款5000萬元加速推動第三代互聯網(Web3)生態圈發展;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的資產投放在本地市場,但不包括物業投資,通過審批后便可來港居住及發展。
陳茂波在預算案提出,香港要發揮好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優勢,將預留30億元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撥出60億元用作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促進橫跨院校、機構和學科的合作;設立“微電子研發院”推動微電子發展。
陳茂波強調,目前香港經濟正值復蘇初段,市民和不少企業仍然承受相當壓力,需要支援。此外,面對激烈競爭,香港需要全力全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