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品與假冒品牌的對比。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資料圖】
中新網上海2月21日電 (記者 李姝徵)一犯罪團伙向數十家鋼貿企業銷售假冒品牌耐磨鋼板600余噸,銷售金額達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記者21日從上海警方獲悉,上海首例鋼貿行業制售假案告破。
2022年底,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會同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在外省市警方的密切配合下開展集中收網,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全套制假噴碼工具,實現了對生產、銷售、倉儲等環節的全鏈條打擊。
圖為當日發布會現場。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據警方表示,該起產業鏈齊全、團伙組織嚴密、跨省制售假的案件,是上海市破獲的首例鋼貿行業制售假案件。
耐磨鋼板是專供大面積磨損工況條件下使用的特種板材產品,因其具備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抗沖擊韌性,能夠有效延緩磨損,廣泛應用于冶金、煤炭、礦山、筑路等特定行業。
2022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通過網絡巡查發現,有不法分子在某網絡平臺上,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對外銷售某國際知名品牌耐磨鋼板,存在售假的嫌疑。
經偵總隊通過相關企業,全面了解了行業背景和市場情況,迅速確定了案件偵辦的主要切入點,并鎖定了多家售假鋼貿企業。從這些企業入手循線深挖、倒查源頭,警方追蹤到這些企業的耐磨鋼板均是從位于外省市的范某處購得。至此,一個制售假冒品牌耐磨鋼板的犯罪產業鏈浮出了水面。
經查,201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范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以每噸5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價格購入普通耐磨鋼板后,在當地租借了一處加工倉庫,在未取得權利企業授權許可的情況下,自行進行噴碼切割,加工生產假冒品牌耐磨鋼板成品,甚至還私自印刷仿制正品質量保證書。
隨后,范某以每噸1萬元至1.2萬元不等的價格,將假冒品牌耐磨鋼板加價銷售給董某、林某、林某忠等多名下游經銷商,從中賺取差價。期間,范某會根據下游經銷商的訂單需求,加工生產假冒品牌耐磨鋼板,以此實現即產即銷。董某、林某、林某忠等人再通過鋼材銷售平臺或自建銷售網站,在明知所售耐磨鋼板系假冒品牌產品的情況下,對外發布廣告招攬客戶,以正品價八成左右,即每噸1.6萬元至1.8萬元不等的價格大肆對外出售。
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累計向中國多個省市的數十家鋼貿企業銷售假冒品牌耐磨鋼板600余噸,侵害了權利企業的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更嚴重損害了廣大用鋼企業的合法權益。
圖為制假噴碼工具。 上海市公安局供圖
警方表示,經鑒定,這些假冒品牌耐磨鋼板將會影響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導致造價不菲的特種機械設備因材料磨損而功能失效,給國家和企業帶來巨額經濟損失。更有甚者,使用假劣耐磨鋼板制造的大型機械設備若關鍵部位發生斷裂,可能造成安全生產事故。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范某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董某、林某、林某忠等6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