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雖然地上還有積雪,內蒙古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內各項建設已經全面展開。不遠處,智能風車陣還在吊裝,藍色光伏板持續延展。廠房內,儲能和動力電池正在有序生產。新能源重卡通過換電站,更換一塊電池僅需4分鐘。
按照規劃,園區將消納綠電百億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1億噸。“零碳產業園核心就是將減碳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遠景科技集團鄂爾多斯公司總經理俞樂告訴記者,全體員工正加班加點,爭取項目早日投產。
零碳產業園所在地伊金霍洛旗煤炭資源富集,為什么還要建設零碳產業園?“這主要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打造低碳經濟平臺。二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扭轉‘一煤獨大’局面。三是全力搶抓綠色發展先機。”鄂爾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書記華瑞鋒告訴記者,當地正把握新能源產業向能源富集地區有序轉移的機遇,以零碳產業園為載體,引進培育“風、光、氫、儲、車”產業集群。
早在2021年,鄂爾多斯市就曾提出打造零碳產業園的構想。兩年來,伊金霍洛旗與遠景科技集團、新加坡盛裕集團合作,堅持政企協同,編制了園區總體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首先,確定了“零碳”途徑:產業園80%的能源直接來自于風電、光伏和儲能。基于智能物聯網,另外20%的能源通過電網回購綠電,實現100%的零碳能源供給。
其次,加大要素組合,緊盯新能源產業頭部企業精準招商,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將每月第一周定為集中審批周,通過聯動審批、容缺受理等措施,實現項目即申即辦、企業開辦一日辦結。此外,開展服務入園、“我為企業找訂單”等活動,新增退稅減稅113億元,幫助企業簽訂訂單33億元。通過組建專業化招商投資集團等創新舉措,助企業無憂落戶。
目前,零碳產業園已入駐9家新能源頭部企業,“風、光、氫、儲、車”產業矩陣不斷補鏈延鏈強鏈,初步形成以遠景為龍頭,華景、萬鋰泰、镕鋰為配套的電池及儲能產業鏈,以隆基為龍頭的風電、光伏產業鏈,以美錦國鴻、協鑫集團為龍頭的氫燃料電池及綠氫設備制造產業鏈,以上汽紅巖、捷氫科技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
在遠景動力鄂爾多斯零碳智能電池工廠,記者看到廠房全長約550多米,從起點走到終點,就是電池從原材料到電芯再到模組的完整生產過程。該廠生產的方殼磷酸鐵鋰電池,已經成為目前儲能及重卡換電領域的主流產品。不遠處,是華友鈷業在建的40萬噸正、負極材料廠房。下一步,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制造將聚集發展成為一條緊密的產業鏈。遠景動力中國區銷售副總裁楊曉偉介紹,遠景零碳智能電池項目落地后,拉動了幾家下游整車企業快速入駐。(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