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汽車團——
(相關資料圖)
向戰而行,鍛造投送尖兵
對準、叉起、上車……初春時節,桂林聯勤保障中心某汽車團訓練場,一場集裝箱裝載訓練正在進行。
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駕駛員操縱大型叉車,精準高效地將數十噸重的集裝箱裝上拖掛車。
“集裝箱運輸投送是保障未來作戰的重要方式,提高集裝箱投送能力是汽車運輸部隊戰斗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該團領導告訴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人民軍隊打贏能力”,對汽車兵而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鍛造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讓汽車運輸部隊戰斗力實現換擋升級。
說話間,多個車次的集裝箱裝載訓練任務已完成。“這次訓練,裝載速度比上次又快了不少。”該團領導說。
訓練場另一側,官兵正熟練地操作同一種車頭牽引不同型號的拖掛車。該團領導指著車頭和拖掛車介紹,這個課目重在錘煉對接技術,很有實戰價值。
半年前的一次演練中,天氣惡劣,幾臺集裝箱拖掛車因故障無法行進。指揮所緊急協調不同型號的車頭應急,但因車頭與拖掛車型號標準不一樣,加上平時對接訓練較少,二者一時無法對接,影響了投送任務完成。
“如果在實戰中遇到此類情況,該怎么辦?”該團領導立即組織人員赴地方碼頭、貨運站等場所展開調研,探尋破解難題之策。經過數月探索,他們實現了多型集裝運輸車車頭和拖掛車的按需組合,保障效能明顯提升。
探訪該團訓練場,一幕幕火熱的練兵場景,讓記者感受到官兵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的緊迫感。該團領導告訴記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后勤”,汽車兵必須緊跟現代戰場需求,爭當投送尖兵。
記者隨該團領導來到一處開闊場地,一條由長15米、寬3米的特別材料鋪成的特殊路段映入眼簾——官兵在這里進行模擬冰雪路駕駛訓練。
掛擋、踩油門……駕駛員陳智偉一番流暢的操作后,運輸車向前沖出。模擬冰雪路上,車輛行進中車尾突然朝左甩出。陳智偉臨危不亂,連貫操作迅速擺正車身,快速完成任務。
“部隊駐守在南方,為何要組織模擬冰雪路訓練?”面對記者疑問,該團領導介紹說,近年來,團隊任務足跡遍布高山海島、雪域高原,從區域保障邁向全域保障。隨著任務拓展,他們緊貼實戰常態開展戰地駕駛、緊急搶通道路等課目訓練。
說話間,一架無人機抵近上空盤旋。
“這是我們運用新裝備新手段提升實戰化保障能力的又一舉措。”該團領導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加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不斷加大運用新質力量提升運輸保障能力的探索力度。”
無人機亮相運輸車隊,是提升應急保障能力的需要。該團領導向記者講述了兩年前一次演練的經歷。那次演練,車隊中的一輛運輸車在行進途中突發故障,急需更換零部件。因道路狹窄搶修車輛無法前出,他們只能派人徒步前送配件,影響了演練進程。
痛定思痛,該團探索引進了無人機保障模式。在去年底的一次演練中,一輛運輸車再次發生故障。接到指令后,一架無人機從車隊后方快速飛來,將車輛維修所需零部件精準投送至指定地域。故障很快排除,車隊按時到達指定地域。
馬達轟鳴,鐵流滾滾。訓練場上熱火朝天,該團官兵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煥發的政治熱情轉化為練兵備戰的實際行動,深入探索投送保障新模式,打造適應現代戰場的鋼鐵運輸線。(解放軍報 記者 孫興維 李浩然 特約記者 林 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