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 題:“搶”抓時間,“拼”出發展新氣象——北京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落地觀察
新華社記者郭宇靖、張驍、俠克
北京東六環地下40米深處,“京華號”盾構機駕駛室內,中鐵十六局“90后”盾構機長楊博文目光緊鎖屏幕、指尖微調參數,精準操控長150米、重4300噸的“地下蛟龍”,以磅礴之勢向前掘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京華號”盾構機駕駛室內,“90后”盾構機長楊博文(右一)正緊盯屏幕操作。新華社記者郭宇靖攝
這里是高速公路盾構隧道施工現場,也是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工程第一線。隧道2024年通車后,地上17條道路將陸續貫通,成為“縫合”城市空間的創新實踐。
“項目開工以來捷報頻傳。今年春節也沒有停工,為節后全面迅速達產和穩定作業創造條件。”首發建設公司東六環項目處副總經理柴東然介紹,目前“京華號”“運河號”兩臺“大國重器”均已完成總掘進量的七成以上。
瞄準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加緊開工,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的同時,也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經濟“熱”起來,助力城市“活”起來。
2月4日,總用地面積13公頃、總投資超過70億元的麗澤北區地下基礎設施及綜合開發配套項目開工,標志著北京麗澤國際金融城正式進入啟動階段。
2022年,麗澤國際金融城所在的麗澤金融商務區,配套設置不斷完善,累計釋放產業空間190萬平方米。
政府“筑巢引鳳”,產業加速騰飛。近日,隨著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TMFS中國總部易付達網絡技術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入駐,麗澤金融商務區入駐企業已達1000家,“金融+科技”產業鏈初步形成。根據規劃,到2035年,這里將建成首都發展新的增長極,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新興金融高地。
一方面拉動首都投資穩步增長,一方面加快提升供給質量,重大項目建設快速落地,還在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充分激發經濟增長潛力。
連日來,在東城區王府井大街的喜悅購物中心改造現場,內建裝飾裝修、機電安裝、外立面更新等工作馬不停蹄,升級改造加快進行。
“項目投資2億多元、建筑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預計今年國慶前夕全面亮相。”王府井集團常務副總裁周晴說,截至目前,已有500家意向品牌進入簽約階段。作為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這里將成為北京潮流文化新地標,助推王府井商圈煥新升級。
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外立面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包括喜悅購物中心改造在內,1月底,北京50個市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486億元。此外,2、3月份北京市還計劃開工市區重大項目110個,總投資近2200億元。
作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的“重頭戲”,2月10日,京東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這條生產線總投資達290億元,將于2025年實現投產,進一步增強北京高端顯示技術布局。
隨著“元宇宙”的持續升溫,被視為元宇宙入口的AR、VR也迎來新一輪產業高潮。“京東方將全面統籌資源,建成技術最先進、產能最大的VR用液晶顯示生產基地,推動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升級。”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說。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就要沖刺。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正以“拼”和“搶”的緊迫感,有力有序推動重大項目應開盡開、應復早復,集中力量推動一批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奮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