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社重慶2月9日電(記者黃偉)記者從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獲悉,該中心聯合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張志升團隊在保護區開展聯合科考時,發現5種蜘蛛目物種和1種盲蛛目物種,通過查閱文獻、野外標本采集、對相關標本進行比較研究,最終確認陰條嶺新增6種蛛形動物特有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已在《蛛形學報》上發表。
新增的6種蛛形動物特有物種包括官山指蛛、偏巖屋叉蛛、陰條嶺垣蛛、巫溪小類球蛛、陰條嶺小類球蛛5種蜘蛛目物種和巫溪申盲蛛1種盲蛛目物種。
據了解,特有物種是指僅分布于某些特定區域的物種,它的存在既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區域特殊生物多樣性的體現,表明該區域具有其他區域不具備的棲息環境、食物資源、氣候條件等特殊因素,是自然保護的重要對象。
“蜘蛛與盲蛛均為肉食性,是許多小型昆蟲類害蟲的重要天敵資源類群,在控制害蟲、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張志升說,目前發現的特有物種,只是陰條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的“冰山一角”,隨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深入,相信還會有大批特有物種被發現,這將大大豐富我國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物種庫,為扎實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堅實基礎。
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重慶市巫溪縣東部、大巴山脈腹地,地質構造復雜,海拔高差近2400米,懸崖峽谷隨處可見,保存了亞熱帶北部山地大量的珍稀瀕危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和保護價值。自2020年起,這個自然保護區就聯合西南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在保護區范圍內開展蜘蛛與昆蟲的專項調查。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