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2月6日從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獲悉,雄安新區日前印發系列住房相關政策文件,建立起“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標志著具有雄安新區特色的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此外,首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市場化項目住房保障工作即將正式啟動。
據悉,雄安新區在住房保障系列工作中,建立多元化住房供應體系,包括商品住房、共有產權住房、機構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四類住房。其中,商品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銷售型住房,機構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為租賃型住房。
在銷售型住房方面,銷售政策適用于容東片區、啟動區、高鐵站片區等新建市場化項目。銷售價格實行備案制,按照“成本+稅費+合理利潤”方式測算備案價格,嚴格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保障新區住房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外,新區實行住房限售政策。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5年后可按規定上市交易;共有產權住房自購房之日起滿5年后可按規定取得全部產權,再滿5年后可上市交易;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商品住房或共有產權住房。
雄安新區住房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區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實行“租購并舉”,落實“租售同權”,樹立“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住房消費新理念。堅決不搞大規模商業房地產開發,嚴厲打擊炒地炒房違法違規行為,促進住房保障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雄安新區大力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在新建片區住房項目中,配置了不低于30%的“只租不售”型住房,并按照職住平衡、適度超前原則,合理確定住房供應規模,統籌安排住房供給布局。在教育、醫療、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完善“租售同權”,不斷降低居住成本,提升群眾居住體驗。
另據了解,首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市場化項目住房保障工作即將正式啟動。面向對象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人員,具體包括符合疏解政策、新區產業發展定位、新區產業準入鼓勵類目錄的疏解單位,以及為實施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疏解承載能力而設立的配套服務單位在新區工作的在編人員、與企業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人員和引進人才。
截至目前,新區已完成土地出讓市場化項目13個,共計456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184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40萬平方米,機構租賃住房154萬平方米,保障性租賃住房78萬平方米,共可滿足約13萬人居住。(記者劉桃熊、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