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盧家兄弟(左二、左三)前往醫院表達感謝。 龍巖市第一醫院供圖
中新網龍巖2月3日電 (嚴先藍 郭莉莉)近日,龍巖市民盧先生兄弟倆攜帶10萬元現金,來到龍巖市第一醫院“還債”。這場跨越半個世紀的“還債”,轟動一時,背后的故事讓人動容。
(相關資料圖)
講述:跨越半個世紀的“欠款”
原來,20世紀70年代,盧氏兄弟倆的母親因患嚴重的破傷風,由縣醫院轉到龍巖地區醫院(龍巖市第一醫院前身)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護理,母親得以康復。出院時,醫院還用救護車送她回家。可由于當時家境十分困難,無法湊齊醫藥費。最終,欠下了地區醫院100余元的醫療費。
回憶過去,一家人至今記憶猶新。盧先生說:“家中有6個兄弟姐妹,我最小,當年才8歲。那時在地區醫院治療,前后共花了400余元,我們交了200元,家境貧寒的我們,實在拿不出錢了。剛好,大哥和二哥都是做木工的,于是我們就申請醫院照顧,通過修理桌椅和病床,抵扣了部分醫藥費,最終,仍欠下100余元的醫療費。后來,醫院主動對我們進行了幫扶,讓家屬找生產隊、人民公社蓋章證明家庭困難,免除了剩余的醫療費。”
斗轉星移,半個世紀過去了。如今,年近六旬的盧先生,深感不安,即便當年免除了醫療費,可他和家人始終覺得,自己還欠醫院的,深感不安。醫院的恩澤,這筆“債”得還,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心愿:“還債”并想當面致謝
盧先生說:“這是一筆遲到的‘還債’,內心很是愧疚,希望不會太遲。感謝醫院當年的全力救治,70年代的100多元,是一筆巨款,如果當時放棄治療,媽媽就會離我們而去,年幼的我將像一根草,失去母愛,陷入黑暗,后果不堪設想。這些年來,我們一家人心存感恩、深表感謝。”
他說:“母親76歲離開了人世,生前心心念念要‘還債’,要報答醫院的恩澤,要感謝當年的醫護人員。今天我們來醫院,是要償還這一遲到的‘欠款’,更是替一家人還愿,了此心愿,歸于心安。同時,可能的話,我們還想找到當年的醫護人員,當面和他們說聲謝謝。”
目前,龍巖市第一醫院已找到了一名當年的參與救治并盡心盡力幫助他們的吳少華護士長。經查詢,她后來調到了漳州工作,醫院通過電話,聯系上了她的家屬。近期,盧先生將前往漳州,當面向她表示感謝。
回應:“心意”溫暖醫者仁心
聽完盧氏兄弟倆的敘述后,在場的醫護人員深表感動。龍巖市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陳開紅說:“今天你們提著10萬元來‘還款’,讓我很是感動,你們的這份心意無價,溫暖了醫者仁心,但我們不能收下這10萬元。作為普通的工薪階層很不容易,有這份心讓人很動容,我們就象征性收個999.9元,表示我們之間的情分長長久久。”
他說:“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是醫院恪守的宗旨,以病人為中心,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我們不會因為費用問題而影響患者的救治,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救治每一位病患,這是醫院的社會責任。今天你們來,這事就這樣了,你們一家人的心意,我們全體醫護人員都收到了。”
最后,經雙方商定,剩下的9萬多元將捐獻給慈善機構,用以資助家庭困難的醫學生。這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情緣,又將繼續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