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襄陽市文化學者給游客講述岳飛抗金故事 李興會 攝
中新網襄陽2月3日電 (李興會 李素文 王晶)隨著電影《滿江紅》的熱映,不少觀眾開始重溫南宋抗金那段歷史。連日來,游客爭相打卡湖北襄陽古城,與城墻上的“岳”字磚拍照留念。
襄陽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岳飛抗金戰爭中地位舉足輕重。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南宋時期,襄陽為京西重地,一度被金兵占領。岳飛上奏高宗:“襄陽為恢復中原之根本,應當先取。”公元1134年,岳飛率軍一舉收復襄陽,然后在此招兵買馬、修筑城墻,使金兵不敢窺視襄陽。
如今,800多年過去了,襄陽仍然流傳著岳飛抗金的故事,古城墻上殘留著有關岳家軍傳說的歷史印記。臨漢門(小北門)城門洞里的“岳”字磚就是其中之一。
襄陽古城墻上的“岳”字磚 李興會 攝
自從《滿江紅》上映后,城門洞里的這塊“岳”字磚就成為襄城北街的新晉網紅,游客們認為這就是岳家軍監制的城磚,紛紛前來拍照。
游客張先生說,看電影之前,還不知道襄陽古城墻上有“岳”字磚。看了眾多網友評論后,他也忍不住好奇前來打卡探究。
據襄陽市文化學者介紹,襄城古城墻上的“岳”字磚不只城門洞里的這一塊,從臨漢門城門洞到古治街的這段城墻上,還有30多塊“岳”字磚。
襄陽古城墻上不僅有“岳”字磚。2011年1月,襄陽的文化愛好者曾在襄陽城內的一處建筑廢墟上,尋得一方當年岳飛專門燒制的告示性銘文磚。磚的正面從右至左銘刻兩行文字:“樁辦城塼,不許借用。”意為戰備物資,嚴禁挪用。
據悉,除了銘文磚,當年岳武穆屯兵襄陽修葺城壁(城墻)樓(城樓)櫓(瞭望臺)等也在襄陽留下遺跡,現今仍保留有老五中門前的柴場子(柴糧交易之所)、西門外的營盤(駐軍之地)、樊城西北郊的官田(官方耕地)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