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特色街區激活“米粉經濟” 長沙米粉產業“出圈”
(資料圖)
中新網長沙2月2日電 題:特色街區激活“米粉經濟” 長沙米粉產業“出圈”
記者 唐小晴
“長沙米粉很有名,有寬粉、細粉,品種多,就是想來嘗一嘗。”農歷正月十二,江蘇的陸女士帶著家人、閨蜜專程來到長沙市中心的湖南米粉街“打卡”。不愛吃辣的陸女士一行特意點了牛肉原味粉。“味道確實不錯,米粉很筋道。”
湖南人美好的一天,是從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開始。省會長沙每日米粉銷售總量約50萬公斤,號稱中國“最會嗦(吃)粉”的城市。現在,嗦一碗正宗湖南米粉,成為天南海北游客“品味”湖湘文化的熱門選擇。今年春節,集聚湖南各市州特色米粉的湖南米粉街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許多年輕人來湖南米粉街打卡。 唐小晴 攝碩大的青花瓷碗上,騰空的一雙紅色筷子夾起一排白色的米粉。看到這個標志性雕塑,就進入了位于長沙市芙蓉區韭菜園街道的湖南米粉街。這條約400米的特色街區集聚了湖南7個市州的特色粉店13家,以及其他各類小吃、飲品店,游客還能在這里打卡網紅“長沙墻”、逛米粉博物館。
獨特的米粉IP讓這條昔日老街成為網紅長沙的新晉打卡地。開街近兩年來,這里日均游客量接近3萬人次。“從大年三十到現在,米粉街實際人流量突破60萬人次,整條街營業額每天在百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創歷史新高,消費正在加速回暖。”韭菜園街道八一橋社區書記、主任欽勇說。
中新網記者在湖南米粉街看到,每家米粉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龍,在“長沙墻”和米粉博物館門口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絕大部分是年輕人。
一位游客在“長沙墻”打卡。 唐小晴 攝一家名為“八一橋原味”的長沙米粉店品類達30多種,店內裝修融入長沙民謠和宮崎駿動漫等元素,吸引眾多年輕人光顧。“今年春節假期,我們的銷量是平時的3倍,一天賣出3000多碗粉,新招了20名員工幫忙,人氣又回來了。”米粉店總經理周加橋說。
記者走進專售常德米粉的壹德壹米粉店,座無虛席,不斷有食客慕名前來。“早上八點多就開始排隊,高峰期客人甚至要等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嗦上粉。”店長王穎介紹,店里的大排牛肉粉、牛骨頭粉、紅燒牛肉粉經常售罄,尤其是特色燉粉很受年輕人歡迎,“像吃火鍋一樣,邊煮邊燉。這幾天店里營業額每天突破4萬元。”
湖南米粉街的火爆“出圈”,不僅是特色街區激發消費活力的生動體現,也離不開長沙米粉產業的發展與壯大。“長沙米粉經過千年傳承、發展,形態多樣、品種豐富,已形成完整豐富的產業鏈。”湖南省米粉博物館館長王浩然介紹,長沙大街小巷里共有米粉店約6000余家,還成立了米粉協會。
為了進一步壯大“米粉經濟”,米粉街的商家們正不斷創新,以吸引追新、個性化的新一代消費者。“比如,米粉配合臭豆腐、糖油粑粑等長沙小吃做成四宮格,既豐富了口味,又滿足了年輕人拍照發朋友圈的社交特性。”周加橋打算繼續在長沙開分店,讓更多人吃上地道的湖南米粉。
游客排隊吃長沙米粉。 唐小晴 攝“年輕人喜歡追新,為‘新產品、好味道’買單。為迎合年輕人的獵奇口味,門店準備推出米粉新產品。”王穎表示,湖南米粉街獨具城市特色,必將被更多年輕人青睞,店里打算直播常德米粉的制粉工藝,用這項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喜歡國潮的年輕人。(完)
來源:中新網